《多收了三五斗》第一课时

《多收了三五斗》第一课时

ID:20120576

大小:1.70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0

《多收了三五斗》第一课时_第1页
《多收了三五斗》第一课时_第2页
《多收了三五斗》第一课时_第3页
《多收了三五斗》第一课时_第4页
《多收了三五斗》第一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收了三五斗》第一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收了三五斗》丰收多收了三五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概括“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2.能赏析本文所运用的对照的写作手法。3.认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及农民的悲惨命运。预学导学(一)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埠头(bù)作梗(gěng)粜米(tiào)占卜(zhānbǔ)斛子(hú)廒间(áo)短髭(zī)褡裢(dālián)沽酒(gū)呷(xiā)嗤笑(chī)拗不过(niù)一沓钞票(dá)小囝(nān)窠(kē)写意(xiè)2.初读课文,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

2、列填空:(1)本文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小说。《多收了三五斗》走近作者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代表作品《潘先生在难中》《夜》《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写了他们米行粜米、街上购物、喝酒议论三件事(3)主人公这个称呼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用意?借代,暗示了他们的贫苦(4)故事写的是旧毡帽朋友的

3、不幸,为什么用《多收了三五斗》作题目?用丰收反衬农民的不幸3.查阅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尤其是在江南农村,那里的农民生活更加悲惨。20世纪30年代,洋米洋面充斥中国市场,米价大幅度下跌,使广大产米区失去了销纳的场所,农村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之下,已经濒于破产。当时上海人一般吃的是泰国米、安南米、以及美国面粉和澳洲面粉。正如当时有的评论文章所指出的,连年灾荒,农村中“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同时,“洋米输入……其富人仍然可能以谷食饶足,廪囤不空,口腹不饥”。1932年邀天之幸,各地粮食丰收,可是粮价太贱,农民的贫

4、困反而愈加深重,“放下禾镰,没有饭吃,成为农村之普遍现象”,甚至“有许多田地因为粮价太贱简直没有人去收获,恐怕收了反而赔累”。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反映的正是当时的社会现象。二、课堂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二)整体感知课文:1.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尤其是在江南农村,那里的农民生活更加悲惨2.理清课文思路。第一部分(1—70)写旧毡帽朋友三幅场景第一层(第l一34段)写贱价粜米;第二层(第35—44段)写街头购物;第三层(第45—70段)写船上议论。第二部分(第7l段),写相同的故事第二天在

5、这个镇上和其他地方重演(三)学习“贱价粜米”部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下列各题。1.开头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寥寥几笔就逼真地勾勒出江南小城贫穷、落后、肮脏的生活画面。2.“旧毡帽的”这个称呼暗示了什么?这使用什么的修辞方法?有之前课文的例子吗?暗示了他们的贫苦;借代,“圆规”。3.旧毡帽朋友怀着怎样的心情来粜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他们满怀希望的心情。因为今年丰收了,可以喘口气,不像往年那样苦。4.提问:旧毡帽朋友为什么急着“占卜”他们的命运?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没

6、有把握,要是有把握,就会高兴了。“占卜”这个词,写了他们既怀着希望,又提心吊胆,怕希望不能实现的心情。这告诉我们,虽然丰收了,他们的命运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而是掌握在米行老板手中。5.旧毡帽朋友等到的是什么结果呢?哪些语句写他们突然失望的心情?“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大家都呆了”。“刚才出力摇船……松懈下来了”。“哪里知道……兆头”6.为什么旧毡帽朋友一到米行来希望就破灭了?米行先生的什么话使他们希望破灭了?米价是决定旧毡帽朋友命运的一个关键问题。那么米价为什么忽高忽低呢?六月份市场上青黄不接,人们缺米吃的时候,他们就把米高价抛出来,

7、十五元钱一担。当农民种出的新米大量运来的时候,他们买进米,就把米价压到五元。这一进一出之间,他们一担米就剥削了十元,他们操纵米价,而米价决定着旧毡帽朋友的命运。7.小说围绕米价,写了一大段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对话。请一位同学把这段对话读一读,注意体会旧毡帽朋友说话,先是什么语气,后来转成什么语气。分析旧毡帽朋友的感情和态度是如何变化的?先是“愤激”,后是“哀求”,愤激下说不卖了,到别处去卖,但是行不通。于是语气由愤激转为“哀求”。希望—愤激—哀求—失望—贱卖8.“旧毡帽们”为什么最后只能将米粜给万盛米行?真的是因为“命里注定”或者“米行里有的是洋钱

8、”吗?请把原因罗列出来。①洋米、洋面的大量倾销,逼迫农民非及早粜米不可②遍布各地的”局子”,税关林立,使农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