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062584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急性放射性皮炎-溃疡模型大鼠的建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放射性皮炎/溃疡模型大鼠的建立 急性放射性皮炎系放射线照射引起的急性皮肤和黏膜的炎症性损害,多见于放射性事故和肿瘤放疗引起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红斑、水肿、出血、糜烂、溃疡、渗出、感染等。急性放射性溃疡则属于重度急性放射性皮炎,其溃疡特点为长期顽固性反复发作、晚期易癌变、伴有剧烈疼痛。近年来,随着肿瘤放疗患者的增多,该类疾病有增高的趋势。严重的急性放射性皮炎/溃疡可能会迫使患者中断放疗,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对急性放射性皮炎/溃疡的病理过程、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研究的首要步骤是建立有效可靠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高能X
2、线照射诱导建立急性放射性皮炎/溃疡模型大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反应机制以及客观评价药物的控制和预防作用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清洁级雌性eV直线加速器发射的高能X线单次局部照射双后肢,放射源与皮肤间距80cm,非照射部位以铅板遮盖,照射量率为200cGy/min,各组照射时间分别为0min、2min30s、7min30s、15min、17min30s、19min、21min30s、25min。观察指标: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照射区域皮肤变化及存活情况。各组均于14d处死动物,观察大鼠的皮肤病理组织变化。 1.3.2制备急性放射性皮炎/溃疡模型照射方法:将4
3、6只清洁级雌性0.5cm大小的皮肤组织。其中一块以10%的福尔马林固定,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皮肤病理学改变;另一块以4%的戊二醛前固定4h,磷酸缓冲液清洗20min,1%锇酸后固定2h,经50%、70%、90%的乙醇梯度脱水后,环氧树脂Epon812包埋剂浸透过夜,60℃聚合48h,经超薄切片和染色后,置入冰箱真空干燥,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病理学变化,将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2、结果 2.1照射剂量的确立 照射14d后,当照射剂量小于35Gy时,大鼠的临床征象及皮肤组织病理学均基本正常;照射剂量为35Gy时,其皮肤及组织病理表现出轻度的炎症反应;照射剂量为38Gy时,大鼠的皮肤出现
4、显著充血、水肿性红斑等症状,病理上则表现为中度的炎症改变;照射剂量为43Gy时,其皮肤出现红斑、溃疡等症状,病理上表现为重度的炎症改变;照射剂量为50Gy时,大鼠相继死亡。具体见表1。 可见,大鼠接受38、43Gy剂量照射后,其皮肤肉眼改变及病理学变化分别与急性放射性皮炎和急性放射性溃疡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基本相符。故选择38Gy和43Gy作为下一步研究的照射剂量。 2.2模型评价 2.2.1整体征象观察38Gy组大鼠照射7d后,照射区有不同程度的脱毛;其体重及摄食未见明显变化;照射(12.2±0.7)d后皮肤出现了显著充血及水肿性红斑,部分伴糜烂、渗液,未作任何处理;
5、照射60d后,创面未自然愈合。43Gy组大鼠照射7d后,照射野脱毛明显,部分大鼠摄食减少,体重减轻;照射(13.1±0.6)d后,有17只(85%)皮肤发生溃疡,未经任何处理,60d后形成慢性溃疡。 2.2.2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照射18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8Gy组大鼠表皮结构完整,真皮间质水肿,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43Gy组大鼠表皮部分坏死,真皮浅层高度水肿,毛细血管管壁变性坏死,周围大片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及核尘分布。照射60d后,38Gy组大鼠表皮增厚,真皮全层胶原纤维明显肿胀,皮下血管充血扩张明显,伴淋巴细胞浸润;43Gy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增生较明显,伴有淋
6、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2.2.3皮肤超微病理学观察照射18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8Gy组大鼠表皮棘细胞及基底细胞的核异染色质增多,有核固缩现象;43Gy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核固缩明显,细胞器明显变性,血管壁变性坏死。 3、讨论 目前,国内外急性放射性皮炎/溃疡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主要集中于60Coγ射线、β射线及电子线方面的研究,对X射线研究较少;②所造模型不符合皮肤科临床实际,没有将急性放射性皮炎与放射性溃疡区分开来;③造模部位大多选用腹部,易使动物的内脏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模型动物的生存率。 本研究采用直线加速器发射的高能X线来建立动物模型,
7、具有剂量准确、可靠,放射源无污染的优点;选用大鼠双后肢作为造模部位,可有效地降低放射线对动物内脏的影响,提高模型动物的生存率;由于轻中度的急性放射性皮炎与急性放射性溃疡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愈合方式方面均不完全相同,因此分别建立了两种类型的动物模型,更切合临床实际,利于临床研究。 一般认为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取决于照射剂量,而其大小主要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既要基本反映疾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又要最大程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