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问难-生命课堂的探究音符

质疑问难-生命课堂的探究音符

ID:2005881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质疑问难-生命课堂的探究音符_第1页
质疑问难-生命课堂的探究音符_第2页
质疑问难-生命课堂的探究音符_第3页
质疑问难-生命课堂的探究音符_第4页
质疑问难-生命课堂的探究音符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疑问难-生命课堂的探究音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质疑问难:生命课堂的探究音符: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积极质疑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探究;情境;欲望  :G623.23:B:1672-1578(2011)01-0

2、082-01    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敦促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音符。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1、创设情境,唤起质疑欲望  1.1激发好奇心,焕发学生质疑兴趣。学生要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

3、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习疑问,有利于学生大胆发问、有兴趣发问。同时,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如在教学《永生的眼睛》这课时,有的学生问:“世界上怎么会有永生的眼睛呢?”、“写永生的眼睛会寓有什么样的深意呢?”等问题。我肯定了学生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耐心地解释和说明,循循善诱,使他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对有的学生提出“眼睛真的可以永生吗?”等比较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我也不轻易批评学生,虽然这是学生不成熟的问题,但这些

4、问题的提出过程是学生整合自身知识、经验的过程。  1.2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提问:对文章的结尾处,你只看到总理一夜的工作怎么敢断定而且如此的大胆告诉全世界“总理的每一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进行质疑,看似简单的质疑,但这样的质疑,无形中将矛盾的一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这样的设疑激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思维闸门下子就打开了,收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 

5、 1.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创设质疑问难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而且,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2、精心指导学生善于质疑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

6、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积极质疑探究。  2.1在预习中质疑。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提出"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的主张。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不产生症结,做到当堂消化。  2.2在课题上质疑。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

7、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如教学《金色的脚印》,出示课题后,学生问:“这金色的脚印是谁的呢?在脚印上是否有着不寻常的故事呢?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以此,将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吸引到文章的主旨上来。  2.3在阅读理解中质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读书必疑

8、。从而培养了他们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学生问:李大钊在被捕时是怎样表现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这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产生的疑问,对理解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提出后,探究的兴趣高涨,积极思考讨论,很快就能更深入理解这些内容。  2.4在教学后质疑。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学了《桥》后,有生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