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高粱刺胚转基因法的优化姓名:万海波学院:农学院专业:农学班级:10农学(2)班学号:1118100221指导教师:李杰勤职称:讲师2014年5月20日安徽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申请表基本情况课题名称高粱刺胚转基因法的优化教师姓名李杰勤职称讲师课题来源A.科研√B.生产C.教学D.其它课题类型A.论文√B.设计选题理由高粱(Sorghumbicolor)是世界五大谷类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进行栽培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以及耐涝、
2、耐盐碱、抗旱的特性。在我国,高粱的栽培多为粒用高粱,同时含有饲用、糖用和工艺高粱的栽培。伴随着高粱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高粱的育种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高效的转基因技术。与水稻、玉米和小麦等和谷类作物相比,高粱不易导入外源基因,建立高粱的高效转化和高频再生体系较为困难,因此,研究高粱遗传转化的工作进展较慢。目前,在植物上发展了一系列的转基因方法,如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击法等。迄今为止,高粱转基因技术多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但在高粱细胞中存在大量的丹宁物质,因此其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褐化死亡的
3、现象。所以避开组织培养的过程,采用非组培的方式实现高粱的转基因操作意义非凡。签字:万海波2013年2月25日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审题意见教学院(部)签章:年月日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 目高粱刺胚转基因法的优化学生姓名万海波指导教师李杰勤职 称讲师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应用前景(附参考文献):高粱(Sorghumbicolor)是世界五大谷类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进行栽培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以及耐涝、耐盐碱、抗旱的特性。在我国,高粱的栽培多为粒用高
4、粱,同时含有饲用、糖用和工艺高粱的栽培[1]。伴随着高粱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高粱的育种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高效的转基因技术。与水稻、玉米和小麦等和谷类作物相比,高粱不易导入外源基因,建立高粱的高效转化和高频再生体系较为困难,因此,研究高粱遗传转化的工作进展较慢[2]。目前,在植物上发展了一系列的转基因方法,如农杆菌介导法[3]、基因枪法[4]、电击法[5]等。迄今为止,高粱转基因技术多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但在高粱细胞中存在大量的丹宁物质,因此其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褐化死亡的现象[6]。所以避
5、开组织培养的过程,采用非组培的方式实现高粱的转基因操作意义非凡。目前,非组培的转基因方法发展迅速,在多种作物中都有应用。真空渗透法是一种非组培的方法,1993年,Bechtold等利用该法在拟南芥的转化中获得了成功[7]。真空渗透法可以不经过组织培养直接获得转化植株,并且易于重复,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该法一般多用于拟南芥、油菜、白菜等双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中[8,9]。2001年石太渊等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PYH157基因导入高粱,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其转化率达到6.8%[10]。但花粉通道法多应用于花器
6、较大的作物中,比如棉花,并且它的转化率不高。另一种非组培方法,刺胚法,利用的是农杆菌较易侵染受伤的植物组织的特点进行转化。2005年Liu等采用该法在菜豆上取得成功[11],该方法在小麦和水稻[12]上也取得了成功。参考文献:[1]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85-185.[2]ZhuH,MuthukrishnanS,KrishnaveniS,etal.Biolistictransformationofsorghumusingaricechitinasegene[
7、J].GenetBreed,1998,52:243-252.[3]FrameBR,ShouH,ChikwAmbaRK,etal.Agrobacteriumtumefaciens-mediatedTransformationofmaizeembryosusingastandardbinaryvectorsystem[J].PlantPhysiology,2002,129(1):13-22.[4]CasasAM,KononowiczAK,ZehrUR,etal.Transgenicsorghumplan
8、tsviamicroprojectilebombardment[J].Proc.Natl.Acad.Sci.,1993,90(23):11212-11216.[5]SawAhelWA.Productionofherbicide-resistanttransgenicmaizeusingelectroporationofseed-derivedseed-derivedembryos[J].PlantMolecularBiologyReporter,20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