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课件.ppt

ID:19722501

大小:6.54 MB

页数:180页

时间:2018-10-05

中医诊断学课件.ppt_第1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ppt_第2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ppt_第3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ppt_第4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诊断学绪论、总论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一)诊法(二)辨证(三)辨病(四)病案诊断记录二、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二)见微知著由局部判断整体的方法;(三)以常衡变由正常、常规判断异常、变数的方法;由生理特征病理变化的判断与推测。症感性认识(现象依据)辨理性认识(本质判断)病证结合辨“证”辨“病”“病”与“证”的关系:同病同证、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异病异证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一)整体审查(二)诊法合参(三)病证结合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秦汉以前:《黄帝内经》诊法、辨证基础《难经》提出“寸口脉法”汉

2、朝:西汉淳于意创“诊籍”东汉张仲景建立辨证论治的理论“六经辨证”晋唐:西晋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原疾病诊断专著宋、金、元:“金元四大家”刘河涧—重视病机;李东垣—重视四诊合参;朱丹溪—主张“从外知内”;张从正—重视症状鉴别诊断明、清: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八纲辨证成熟;明李时珍《濒湖脉学》27脉;清叶天士《温病论》、薛生白《温热条辩》、吴鞠通《温病条辩》、王孟英《温热经纬》创立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近代: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陈泽霖的《舌诊研究》;李乃民主编的《中国舌诊大全》;刘冠军《脉诊》、赵恩俭《中医脉诊学》;费兆馥主编

3、的《中国脉诊研究》。诊法“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难经·六十一难》四诊的内容:望、闻、问、切;中医特色诊法:舌诊、脉诊;诊法要求:准确全面地收集病情,四诊合参,为辨病、辨证提供判断依据。望诊1.光线充足,避免干扰2.充分暴露,排除假象3.熟悉生理,以常衡变4.四诊合参,综合判断注意以下几点望神得神----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提示精气充盛,体健身旺,为健康表现,或虽病而精气未衰,病情易治,预后良好。失神----精神萎靡,言语不清,或神昏谵语,循衣摸线,撮空理线,或卒倒而目闭口开,

4、面色晦暗,表情淡漠或呆板,目暗睛迷,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呼吸气微,或喘;周身大肉已脱提示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可见于久病虚证和邪实病人。望神假神----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相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响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本来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说明正气将脱,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诀,属病危,多为临终表现望神癫病(痰气凝结、阻闭心神。)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而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神乱狂病(痰火扰心。

5、)烦躁不宁,等高而哥,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者。痫病(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望色常色生理状态下的面部色泽主色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由于民族、禀赋、体质不同而有所改变。客色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例如随着四时、阴晴、起居、寒冷、情绪等变化而引起的变化。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颜色与光泽。望色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五色常见病证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1.面色青黑或淡青为阴寒内盛,如见寒邪直中,为晥腹剧痛;2.面色青灰,口唇青紫,为心阳不振,血脉淤阻;3.面色青黄,见于

6、肝郁脾虚,肋下有积;4.小儿发热,眉间、鼻柱,唇周色青,为热极生风白色主虚证、寒症、失血症1.面色淡白无华主营血亏虚;2.口唇面色白而无华,主失血症或血虚证;3.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4.苍白为阴寒内盛之腹痛或阳气暴脱黄色主脾虚、湿证1.面色萎黄主脾虚生化不足而失养;2.黄胖主脾虚湿困;3.黄疸即面目一身皆黄,为湿蕴中焦,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肌肤。黄疸为阳黄与阴黄,阳黄为湿热蕴脾所致;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红色主热证、格阳证1.满面通红,为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2.午后颧红,多为阴虚内热;3.面色苍白时有泛红如妆,为虚阳上越(格阳)黑色主肾虚、水饮、血瘀1.黑而晦暗为肾阳虚,

7、由阳虚阴盛经脉失于温养,气血凝滞所致;2.黑而浅淡,为肾虚水泛;3.黑而焦干,为肾精亏耗;4.黑而肌肤甲错为瘀血;5.眼眶周围发黑为肾阳不足,水饮内停或寒湿下注之带下病望色1.浮:面色浮显,主表证,由浮沉,表邪入里;2.沉:面色沉隐,主里证,由沉浮,里邪出表;3.清:面色清明,主阳证,由清浊,病由阳转阴;4.浊:面色浊暗,主阴证,由浊清,由阴转阳5.微:面色浅淡,主虚证,由微甚,因虚致实;6.甚:面色深浓,主实证,由甚微,由实转虚;7.散:面色疏散,主新病,由散抟,邪渐聚;8.抟:面色壅滞,主病久,由抟散,邪将解;9.泽:面色润泽,主轻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