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醫病證的規範化及其趨向研究探討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華夏書院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認可「提供進修項目機構」CME-PP0022中醫病「證」的規範化及其趨向研究探討毛樹松教授主講毛樹松教授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工程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專家湖北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華醫院管理學會醫院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教委、國家科委授予「全國高等院校先進科技工作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工商科技局資助「在此活動內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並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專業服務發展資助計劃評審委員會的觀點。」本工作坊獲中医辩证规
2、范化及其发展趋势毛树松湖北中医学院目录第一讲中医辩证规范化第一节证的概念第二节证的知识内涵与研究动态第三节中医辨证规范化第二讲中医辨证规范化发展趋势第一节中医学与信息科学第二节中医证候信息学第三节中医病证规范简介第一讲中医辩证规范化证的概念一、证的定义:‘证’是对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几种观点:①证是疾病的现象;②证是疾病的综合病理概括;③证兼有疾病的现象和病理概括两方面内涵;④证是人体的一种反应状态、病理状态或病理功能态;⑤证既是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反应
3、状态,又是综合表现;⑥证即病机;⑦证实为病;⑧其他(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的综合行为。)四版教材《中医学基础》“‘证’是‘证候’,它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的概括。由于它辩证地分析了病变的部位、原因和性质,因而它比症状就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着疾病的本质”。“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对疾病处于—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证的特征(一)、证具有特异性,特异性即可辨性不同的证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特有的病理生理特点。如肝郁脾虚证
4、、肝血瘀阻证、肝阴不足证,病位都在肝,但肝郁脾虚、血瘀、阴虚决定了截然不同的证候特征。(二)、证具有多元性证是疾病过程中某阶段出现的一组在病机上有着共同基础的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联系,是:反映疾病在某阶段的病因、病位、机体状态的病变机理,及其相应的临床表现在内的一个综合的多元结构概念。(三)、证具有可变性可变性也称转移性。证既然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时间)或某一侧面(空间)的质与量的反映,故当病情发展时,其内在的病变因素在质与量方面均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证也会发生变化。(四
5、)、证的反常性和隐匿性疾病的外在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疾病的潜伏期、初期或恢复期,或药物的作用),都会导致临床表现与病理不尽一致,甚至出现某种假象,使辨证结果难以反映疾病的本质,或出现“无证可辨”的情况。第二节证的知识内涵与研究动态一、知识内涵(一)、标志着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一些最基本的反映状态或类型.(二)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揭示病理变化的范围、部位和机能异常.(三)反映中医病因学发病论的基本观点或某些特有观念.(四)概括了某些外感性疾病发展过程中固有的阶段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可能出现的定向演
6、进或动态变化.二、研究动态*拓宽和加深传统“四诊”视野研究从科学观和方法论的角度看,只有兼顾整体与局部统一、综合与分化统一、宏观和微观统一,才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通过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寻求中医证的共性与个性指征.*深化证候与体质的关系研究体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心身素质,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内因),在后天各种因素影响(外因)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证型,决定着证的转归和疾病的预后,体质和证共同反映着人的生理病理状态。体质分析和
7、辨证论治关系密切。*探讨证候与基因的关系研究基因组学认为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DNA序列,这种DNA序列的多态性决定了个体的差异,这正好与中医证的理论不谋而合。这种多态性与中医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证是否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从基因组学的角度出发,找出证的相关基因,通过测序,然后与基因库中的顺序作同源性匹配,找出基因的定位,而且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完善证的研究。*开展中医辨证方法学研究在中医现代研究中,有学者提出微观辨证、体质辨证、抓主症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络病辨证等,
8、学术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开展对现行新的辨证方法加以整理提高,确定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临床价值,揭示主症辨证、专科专病及疑难病证的辨证特点与规律,将是创新中医辨证方法学体系的重要领域。*探索证的循证化研究循证医学是指将病人自身的临床征象和通过系统研究所得到的外部临床证据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当前能够获得的最好证据明智地、精确地用于个体病人的照顾和临床决策。其精髓在于寻找可信的临床证据并将其及时运用于临床。循证医学通过引入统计分析方法并在其指导下周密地设计研究方案,中医研究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