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申论热点

2010申论热点

ID:19379415

大小:144.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9-20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2010申论热点_第1页
2010申论热点_第2页
2010申论热点_第3页
2010申论热点_第4页
2010申论热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申论热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大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十二五’期间装备工业将重点实施8项战略任务。”  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  张相木强调,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2001年~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近30%,实现了连续六七年的高速增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有所趋缓,2008年工业增加值增速降至17.1%;2009年1~2月跌至谷底,增速只有5.4%。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及时出台了装备制造、汽车、船舶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保障装备工业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2009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今年更是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1.6%,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相木对记者说,“十一五”期间,我国重大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取得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镗轴直径320mm的数控落地铣镗床、龙门跨度10m的五轴联动数控桥式龙门车铣复合机床等相继研发成功,填补国内空白。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产品打破国外垄断,LNG(液化天然气)船建造实现零的突破,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成功承接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已经从浅水走向深水。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等产品已投放市场并已成熟运行,国产时速380公里的动车组“和谐号”再破世界铁路运营时速纪录,达到416.6公里。  重大技术装备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部分领域的装备产品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国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3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上海东海风电场安装成功;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和AP1000核电站核岛压力容器及蒸发器关键铸锻件实现全系列国产化。骨干企业典型船舶建造周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VLCC(超大型油轮)水下建造周期达38天,4250箱集装箱船水下建造周期30天,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利用主机制造带动核心部件的发展,促进重大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协调发展,装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一些长期受制于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和专用优质原材料的自主创新步伐加快。船用配套设备智能化、系列化、国产化不断取得突破,我国主流船型特别是散货船本土化设备装船率提高明显,2008年达到50%。  重点行业成果显著  张相木肯定了“十一五”期间机械、汽车、船舶、航空等重点行业取得的丰硕成果。据张相木介绍,2006年至2009年,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分别年均增长26.22%和26.64%,高于“十一五”行业规划预期目标1倍以上。其中,2009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14亿元,同比增长16.1%,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机床制造大国;工程机械行业实现销售产值3157亿元,位居世界第一;农业机械工业销售产值2265亿元,仅低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360万辆,保有量突破7000万辆。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销售1313万辆,同比增长36%,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458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今年前三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44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在车购税优惠和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的积极作用下,2009年,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近720万辆,同比增长71%,占乘用车市场总量的70%。今年前三季度,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673万辆,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8%。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取得突破,目前,已颁布并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有36项,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2009年,13个城市开展了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补助汽车2500多辆;今年增加到25个,并选择上海、杭州、深圳、合肥、长春5个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  200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预计“十一五”末我国造船产量将超过5000万载重吨,是2005年造船产量的4.1倍,年均增速高达34.7%。截至2009年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20460万载重吨,是2005年底的5.2倍。200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4.8%、59.4%、38.5%。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领域实现了大型化、系列化、批量化,改变了我国船舶工业产品结构以中小散货船为主,结构单一而且批量小的局面。1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等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船舶品牌产品相继出现。重点船舶配套设备研制有力地支撑了造船主业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制造系列大缸径低速主机的技术能力,在船用主机的智能化、系列化、国产化研究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立项大型飞机科技重大专项,并重组航空工业,组建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专门发展大型客机产业。2008年C919大型客机全面开始研制,计划“十二五”首飞(2014年),“十三五”取证交付(2016年)。国产民用涡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的生产、改进和销售情况取得了新进展。新舟系列涡桨支线飞机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最新改进型MA600于2010年5月取得适航证。小鹰500开始批量交付,运12、直8等机型不断推出新改型。ARJ21新型支线喷气客机于2008年实现首飞,全面转入试飞取证阶段。目前国内外订单240架,预计2012年开始批量交付。  “十二五”实施八项战略任务   谈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张相木表示,“十二五”期间,全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战略目标,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这条主线,以“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环境友好、内生增长”为核心,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形成自主技术、标准和品牌;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体系;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制造,提高装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他强调,根据装备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十二五”时期,装备工业将重点实施以下战略任务: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重点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体系;四是注重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促进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五是稳步推进装备工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六是实施自主品牌和质量振兴战略,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七是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八是推行绿色制造,推进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提到食品工业,不少人都看过这样一张照片:在郑州三全食品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身着白色工作服在包饺子,我国的农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在这壮观的劳动场面中充分呈现。这些饺子经过速冻加工进入市场,然后走上消费者的餐桌。“从粮仓到厨房”,不仅成为河南这样的食品工业大省的追求,也成为我国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集中体现。    (一)  食品工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它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产业关联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极高,且属于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还具有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特点。食品工业是建立在当地的自然禀赋之上的,每一个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无不与当地的农业要素密切相关。发展食品工业,对于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大拉动作用。   城乡居民快速提升的消费能力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需求市场。在中部6省里,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单位数最多的河南多达2644个。河南、安徽等农业大省的食品工业产值都超过了1000亿元。食品工业是河南6大优势产业之首,增加值远远超过有色金属、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介绍,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2008年,食品工业成为制造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绽放出的一朵奇葩,实现产值4.2万亿元,增长29.7%,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7%。2009年,食品工业继续保持了大幅增长,总产值突破4.9万亿元。食品工业的突出表现表明,我国的食品工业在扩大内需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还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   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产品都是通过工业加工进入市场的,工业化食品在发达国家占到一日三餐的80%—90%。  随着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消费者在饮食结构上对半成品、成品的消费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近年来,食品市场将朝着快捷化、保健化、多样化、功能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消费档次逐渐提高。作为传统产业,我国食品工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迈出大步,以大企业为龙头逐步形成食品工业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食品,逐步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知名度转变。   从粮仓到厨房,产业化和标准化是关键。不仅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撑和终端产品品牌的提升,更需要成熟的原料基地、原辅料加工集群,以及物流、仓储、包装、销售等一系列产业的成熟。   在郑州海嘉面粉厂,记者看到,这里的生产线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设备,其工艺技术已达到国际制粉业领先水平。面粉生产从原料搭配、清理、制粉、配粉、成品包装全部实行计算机网络控制,设计合理的清理系统克服了国产原粮含杂多、粒型不均的难点,实现了对原粮的全面清理。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科技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明显提高。食品加工企业自觉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食品市场竞争的焦点也逐渐集中在加工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方面,食品企业正在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我国最大的肉食品企业双汇集团,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加工业,研制出包括调味品在内的多种新产品,1年产值超过400亿元。我国速冻食品企业则创造性地研制出了冷冻食品的完整技术链条,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消费特点,不断对冷冻食品的技术进行完善。   追求科技含量,成为食品加工企业的自觉追求。如今,在双汇、三全、思念等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已经建立起了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实验室,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一些关系行业发展方向的关键技术研究正在展开。   食品工业也正在由小规模经营向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大企业为龙头逐步形成食品工业产业集群。    (三)   在超市里,许多消费者都会仔细查看各种食品上面标明的成分。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也影响到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进一步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规范了食品标准制定和食品检验工作,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提供了保障,实现了我国食品安全用法律保驾护航。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与食品相关的各项新标准也随之出台。2009年10月1日,国家矿泉水新标准正式颁布,增加了溴酸盐指标,这意味着水企设备的改良最少也要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新标准成为一道分水岭,推动行业优胜劣汰、健康发展。同年10月1日,橄榄油国家标准《GB23347—2009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实施,旨在杜绝不法商家以勾兑橄榄油冒充优质橄榄油。   目前,我国已颁布34部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和2万多个国家标准。这些对于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改善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推进扩大开放,抓好优质安全、精深加工、市场营销、集约发展等关键环节,促进食品工业结构升级。优势企业和产业密集区规模快速扩张,初步形成了以名牌产品为主导、大型骨干企业为支撑、上下游产业配套、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精深加工产品生产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品牌,并在物流建设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2009年,武钢二氧化硫排放量比目标值少排放2000多吨,有15项指标达到或超过我国钢铁行业清洁生产一级标准;  2009年,中国移动全年单位业务量耗电较2008年下降14%,节电18亿千瓦时,较2005年下降49%,提前一年达到“十一五”下降40%的工作目标;  2009年,中国一汽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1701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48.2%……  “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作为一场攻坚战,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十一五”前4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5.61%,二氧化硫总量减排13.14%,已经实现“十一五”目标;化学需氧量减少9.66%,接近“十一五”目标。  工业是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十一五’前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预计今年全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抓重点企业推节能技术    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其节能成效直接关系到“十一五”全国节能目标的完成。据统计,2009年,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71.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3%和34.4%。  李毅中介绍说,“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开展了187个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循环经济试点,启动机械装备再制造试点;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固体废物、农作物秸秆等综合利用取得突出进展;2008、2009两年推广节能灯2.1亿只、2009年推广高效节能空调500多万台,家电以旧换新回收旧家电突破500万台;在13个城市开展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   不仅如此,“十一五”期间,重点行业和企业单位综合能耗逐年降低,电解铝单位电耗、燃煤机组每千瓦时煤耗等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数据显示,“十一五”前4年,年耗能18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共节能约1.3亿吨标准煤。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8.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6%。  “十一五”期间,企业技术改造对整个行业的节能降耗功不可没。作为传统用能大户的钢铁行业,通过设备大型化、高效连铸和直接轧制技术等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约10%;有色工业大型预焙槽和铝电解系列不停电技术、烟气余热利用等一批新科技成果和先进工艺装备成功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主要有色金属产品单位能耗大幅下降,一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扭转工业高耗能趋势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和工业经济恢复增长,工业能耗增长开始呈现快速回升势头。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延续了这一态势,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3.2%,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0.38%。  为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各项任务,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要求从14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十一五”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目标。各地、各部门采取了经济、法律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严格执行差别电价等政策,限制高耗能企业生产。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各地已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关停任务。  为严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盲目增长、停止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相关部门已暂停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督查,总结推广节能减排先进经验,推广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对不达标企业责令立即停产改造,改造无望或经改造仍不达标的企业要列入淘汰名单;明确要求限期更换仍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的高耗能机电设备人民网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左娅)中国工业该走什么道路?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确定的原则,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取得积极进展。    5年里,我国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国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世界大概共有500种工业产品,其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2006年—2009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为GDP的增长奠定了基础。今年1—8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万亿元,是2005年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1.8倍;工业产值利润率达6.07%,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跃升。载人航天、绕月工程、高速轨道交通、TD—SCDMA、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特高压输变电设备、1000兆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装置、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截至2009年底,依托工业企业建设了127个国家工程中心和63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已占到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0.7%。    过去5年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安全型工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前4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为实现全国完成万元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安全生产方面,2009年工矿商贸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较2005年减少4731人,下降29.1%。    同时,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军民融合式发展也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日渐深化,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数据管理(PDM)等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中普遍使用。制造执行系统(MES)、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已大量应用于生产流程控制,大中型企业已大多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管理系统。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已基本实现了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ERP的集成应用。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8万亿元,是2005年的3.15倍,已占同期社会零售总额的10%。    目前,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47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的5.2%,其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达到159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工业在国家一揽子投资计划和促进政策的推进下,在“保增长、调结构”两个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将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化、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新型工业化进程取得积极进展  在回顾“十一五”取得的重大成就时,李毅中强调,“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取得积极进展:  ———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我国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按国际产业分类,在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目前我国钢铁、建材、纺织服装等7大类行业名列全球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位,钢铁、水泥、汽车、服装、家电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高于同期GDP增长6.6个百分点。“十一五”前4年工业年均增长13.5%,为同期GDP增长的1.3~1.4倍。今年1~8月份,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是2005年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1.8倍;工业产值利润率为6.07%,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跃升。载人航天、绕月工程、高速轨道交通、TD-SCDMA、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特高压输变电设备、1000兆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装置、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截至2009年年底,依托工业企业建设了127个国家工程中心和63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已占到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0.7%。经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2009年机床数控化率(产值)达到52%,较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国电解铝大型预焙槽比重达到89%,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超过70%。部分工业品质量接近或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化纤差别化率已达到42.7%,较2005年提高11.7个百分点。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安全型工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09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标准煤2.05吨。“十一五”前4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5.3亿吨标准煤,为实现全国万元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2009年,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分别降至619千克标准煤和4.4吨新水,年均下降4.6%和16.1%。百万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每千瓦时煤耗已降至290克,吨乙烯综合能耗先进水平已降至543千克标准油。2009年工矿商贸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较2005年减少4731人,下降29.1%。  ———两化融合、军民融合式发展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日渐深化,CAD、产品数据管理(PDM)等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中普遍使用,制造执行系统(MES)、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自动化控制技术已大量应用于生产流程控制,大中型企业已大多采用ERP、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管理系统。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已基本实现了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ERP的集成应用。  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8万亿元,是2005年的3.15倍,已占同期社会零售总额的10%。  ———在吸纳和带动就业中的支柱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今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8925万人,同比增加598万人,同比增长6.7%,工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36%。全国各类中小企业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目前,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47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的5.2%,其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达到159万。  “保增长、调结构”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面临两大任务,即在“保增长”的同时“调结构、转方式”,李毅中介绍了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和目前的进展情况。他说,“十一五”期间,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一揽子投资计划和促进政策,工业在“保增长、调结构”两个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工业增速快速回升,成为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家及时出台一揽子投资计划以及10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工业实现止跌回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2008年6月份工业增幅为16.1%,2009年年初降至最低点3.8%,经过艰苦努力,在去年底工业增长又回到16.1%,形成了一个V字形,工业月增幅快速回升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力度加大,先进产能比重明显提高。去年和今年中央财政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达8964项,带动社会投资10190亿元,拉动系数达到28倍,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经过艰苦努力,“十一五”期间预计累计淘汰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11172万吨、6683万吨、10538万吨、663万吨、34000万吨和1030万吨,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深化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16.0%,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31.3%,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0.6%。宝钢、武钢自主研发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已基本替代进口,全国钢铁行业板材比达到46%,80%以上铜铝冶炼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采用国产化新型膜极距离子膜法替代原隔膜法烧碱工艺,有力地促进了氯碱行业节能减排和技术升级。  三是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取得积极成效。重点行业和企业单位综合能耗逐年降低,电解铝单位电耗、燃煤机组每千瓦时煤耗等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十一五”前4年,年耗能18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节能约1.3亿吨标准煤。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8.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6%。开展187个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循环经济试点,启动机械装备再制造试点。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固体废物、农作物秸秆等综合利用取得突出进展。2008年和2009年两年推广节能灯2.1亿只,2009年推广高效节能空调500多万台,家电以旧换新回收旧家电突破500万台。在13个城市开展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  四是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工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重点行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11家大型钢铁集团粗钢生产能力超1000万吨,产业集中度已达到43.5%,较2005年提高7.9个百分点;5家汽车企业集团销量超百万辆,产业集中度达到71%。1500多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东部沿海省市工业园区实现产值已占到本区域工业产值的50%以上。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有序推进,首批62个基地2009年实现产值超过3万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今年1~8月,中部、西部工业投资增速分别高于东部10.7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中心城市重化工企业搬迁正加快推进。  五是中小企业活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国中小企业1023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加上近3000万户个体户,总量达到4000万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同时,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数量众多、分布面广、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继续保持了发展活力。  “十二五”重在提高质量效益   展望“十二五”,李毅中强调,“十二五”工业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为主要目标,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十二五”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工业的增加值率,转变发展方式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就是工业增加值率能否提高,这是解决工业发展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工业增加值是工业总产值减去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对外支付服务费用的余额(还要加上所缴纳的增值税),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反映了生产单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工业增加值率则反映了工业行业或企业获得的附加值水平,更为全面地反映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要超过40%,我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提高工业增加值率的途径主要是两个着力点,一个是在增项上做文章,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获得高附加值,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另一个是在减项上下工夫,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推进减排治污,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必须努力做到“一增”、“一减”,创造出更多的工业增加值和GDP,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二五”时期要从三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一要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创新品种、提高质量,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二要坚持存量调整优化和增量严格准入相结合,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运行方式和消费模式。三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培育壮大一批产业联盟;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四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第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要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系,决不能脱离现有工业基础,另搞一套新的产业体系,要高度重视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二要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只有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才能催生和发展新兴产业。三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进一步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注意市场准入、技术标准、发展规划等政策配套和要素整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四要注重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新兴产业提供科技、商业、金融、信息等服务,创造良好的支撑条件和市场环境。  第三,促进工业化、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信息化为我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动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潜力所在,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反过来,工业化为城镇化创造了条件,信息化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市场化和国际化是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工业化进程加快,也将加大反哺农业力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立足国情,统筹推进“五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刘铮林晖连振祥)“现在买一盒左氧氟沙星只要两块五。”9月底在卫生院输液的甘肃酒泉三奇堡村村民蒋应仓觉着最近看病比以前便宜多了,“两个月前,买一盒左氧氟沙星要花十块钱呢。”  蒋应仓成为今年在甘肃省推开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受益者,而基本药物制度是去年4月份在全国启动的、酝酿多年的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继续深入推进改革,一些重点领域和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非公经济发展受到政策鼓励。“十一五”期间,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政府监管和服务等方面出台了近40个配套文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9年和2010年,国务院又先后发布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力改善了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的发展环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日前表示,目前以非公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的税收约占50%。  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国24个省(区、市)开展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资源税费改革率先在新疆试点。  2008年1月1日起,全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合并统一,税率统一调整为25%,实现了内外资企业的“平等竞争”。2009年1月1日起,中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开,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随着今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上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上市,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初步形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加强。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推行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实施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制定出台了差别电价、脱硫加价、小火电降价和可再生能源加价等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电价政策。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十一五”第一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启动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  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全面推进,这是继“大包干”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大调整,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全国超过七成的集体林地面积已经确权。  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十一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出台并开始试点。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顺利完成,17个省份实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  “各项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这位负责人表示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获得了哪些突破?“十二五”的发展重点是什么?《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  记者: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肖华: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电子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大,技术进步快,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强,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是电子信息产业是拉动我国出口的强大动力。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稳定出口、优化外贸结构的主要力量。三是电子信息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和技术支撑。电子信息产业是典型的低能耗、低污染行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传统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助于促进节能减排,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记者:如何评价“十一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肖华: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由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的历史跨越。200 9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51305亿元,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达到10%左右;出口457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38%;从业人员755万,约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9%;彩电、手机、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及多种元器件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初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电子信息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增速放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据“十一五”期间产业实际发展状况,可做总体评价如下:一是产业增速明显放缓,软件业保持较高增速。二是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升级,区域聚集效应日益凸显。三是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企业逐步成为创新主体。四是内外资企业呈现相反走向,外资主体地位有所削弱。五是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迈进,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记者:“十一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肖华: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继续扩大,国际地位持续提高。2004年至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从24501亿元增长到50202亿元,年均增长15.43%;利润从1004亿元增长到1791亿元,年均增长12.27%;出口额从2075亿美元增长到4572亿美元,年均增长17.17%,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3以上。2007年,我国即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第一制造大国。  2009年,我国重点电子信息产品中手机、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的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9.9%、60.9%、48.3%、80%和85%,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15%以上。  二是产业技术创新实力稳步提高,重点企业发展良好。2004年至2009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长保持在2%以上,占销售比重保持在20%左右。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0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六成。2009年,电子信息前百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接近1万亿元,利润持续保持正增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占到1/5,重点企业各项指标均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产业企稳回升态势明朗。201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4%,比同期工业水平高2.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62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随着外需不断回暖,外销出现持续增长,到5月底,全行业累计外销增速开始超过内销。从整体上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已基本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日益增多,总体回升趋势明朗。  记者:计算机、集成电路、通信制造、视听等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在“十一五”期间的整体发展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  肖华:计算机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成为信息产业增长的亮点,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十一五”时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最快、技术创新水平最高、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计算机产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促进了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产业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企业数量稳中有升,高新技术企业层出不穷,大型企业突破成长瓶颈。计算机产业集群日趋成熟,区域投资显现新增长点,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集成电路产业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集成电路全行业积极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在宏观经济向好的带动下,产业所聚集的技术创新活力、拓展市场的能力和企业整合的内在动力得到释放,为“十二五”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芯片设计能力大幅增强,工艺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关键设备开始走向产业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制造代工业融入国际产业竞争。  视听产业虽然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以及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揽子刺激内需政策的拉动,仍然取得了平稳较快发展,平板显示和彩电转型取得了重大进展,数字电视相关产业发展较快,行业国际化特征明显,基本实现了“十一五”目标。平板显示和彩电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重大进展。保持了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基地和最大消费市场地位,转型升级速度加快。战略转型和产业延伸持续推进,平板电视产业链建设取得突破。数字家庭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三网融合落地,数字家庭的观念开始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通信制造业销售规模逐年增加,行业增速趋缓;市场结构基本稳定,移动通信终端制造业占据半壁江山;出口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增速逐年下降,赢利能力显著提高;手机与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快速增长,电话单机与程控交换机产量逐年递减;中国通信设备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电信重组呈新市场格局,三足鼎立差异化竞争激烈。  基础电子产业发展总体上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卓有成效;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品持续优化升级;产业政策得到有效贯彻,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尤为突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稳步推进,循环经济初步发展。  记者:能否谈谈“十二五”的发展重点?  肖华:“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加大政策支持与规划引导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突破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及材料、装备等瓶颈,夯实基础;二是进一步增强计算机、视听、通信设备等骨干产业,完善产业链;三是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数字家庭、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行业竞争力,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发展和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五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形成产业分工体系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六是促进内外市场均衡发展;七是推动产业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实现绿色发展;八是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两化融合;九是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条件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刘菊花)在10月中旬举办的201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华为、中兴、中国普天、大唐电信等中国通信产业“顶梁柱”们,不约而同推出由我国主导的3G(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的长期演进版本TD-LTE系列演示,热衷于品尝4G高速盛宴的体验者们在这些展台前流连忘返,TD又一次成为通信展一大亮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通信业相继在3G、下一代网络和光通信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结出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TD:从“空芯”到“供芯”的飞跃  TD-SCDMA是百年通信史上由我国自主创新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3G国际标准,“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产业链各方全力以赴,TD-SCDMA产品的产业化和商用化工作持续推进。  2009年1月,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包括TD-SCDMA在内的我国3G时代正式开局,TD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对于TD-SCDMA及其后续演进技术TD-LTE的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2007年12月以“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立项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为“十一五”重中之重。工信部成立TD-LTE工作组,国家发改委设立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全力推动TD-LTE研发和产业化。  目前,TD-LTE网络系统设备已能够满足初期网络部署的要求,已有十几家国际运营商明确表示有意或计划采用TD-LTE部署下一代网络。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TD-LTE将是我国主导的通信标准引领全球宽带移动通信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是我国通信产业从“空芯”到“供芯”的飞跃。  下一代互联网(CNGI):技术创新的平台  2007年2月,中国电信承建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示范工程核心网和上海互联交换中心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各种测试结果表明,中国电信承建的CNGI网络能够提供稳定、丰富的网络服务,其技术也达到了国内外同期、同等规模、同类设备组网的先进水平。中国电信CNGI核心网和上海互联交换中心主要采用国产设备,共包括7个核心节点,节点最大中继带宽达10G。  中国电信CNGI示范工程核心网络项目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的网络平台,同期,中国网通/中国科学院CNGI核心网项目也通过了验收,此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承建的CNGI项目均通过了验收。自此,启动4年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已经启动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以及专门设立的CNGI项目中,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承担了相应项目。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CNGI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以发展的眼光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目前这些项目进展顺利,有关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效应。  光通信:引领网络建设发展方向  2006年初,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武汉烽火集团承担的“40Gb/s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通过了由科技部主持、信息产业部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验收。  这表明中国已完全掌握了40Gb/s SDH光传输系统制造体系和核心技术,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水平。  烽火集团是目前全球唯一集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和网络于一体的通信高技术企业。2008年9月,烽火集团发布了“40G高端光网络全面解决方案”,解决了大型城市城域核心网的大容量数据承载和智能调度以及长途干线面临的宽带扩容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评价说,我国光通信产业发展将为高速宽带业务的大规模开展敷设一条畅通无阻的智能高速公路,代表了目前40G技术和产品应用的最高水平,引领了光通信技术及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江国成 王洪江)虽然我国节能减排形势比一季度有所好转,但要完成“十一五”(2006-2010年)节能减排目标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各地和有关部门将认真落实国务院提出的14项政策措施,采取铁的手腕,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  决战之年的困难和问题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11日介绍,经初步核算,“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14.38%,节能约4.5亿吨标准煤。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上升的趋势。  不过,去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仅降低2.2%,前四年完成进度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加上一季度能耗强度上升,下半年不仅要完成本来任务,还要弥补前面的差距。因此,今年,我国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标任务相当繁重。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上述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今年一季度,由于高耗能产品需求旺盛,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一些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全国有12个地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上升;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9.6%,同比加快17.3个百分点。经初步核算,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3.2%。  对此,解振华表示,现在距年底只有6个多月的时间,加上经济发展的巨大惯性,以及政策措施落地需要一定时间,使各项工作十分紧迫。  五月份以来节能减排形势有所好转  在上述严峻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先后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部署,提出“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的承诺不能改变,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减弱”,“必须采取铁的手腕,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  5月5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通知》指出,我国将从14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节能目标。  为加大节能力度,根据上述通知,到“十一五”末,国家要对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都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在国家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作用下,进入5月份以来,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5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15.8%,增速比4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速。  从主要耗能产品产量看,除水泥、乙烯等少数产品产量继续加速增长外,火电、钢铁、有色金属、焦炭、烧碱等大多数产品产量增速回落。从地区看,24个省(区、市)高耗能行业增速比4月份回落。  解振华说,从这些情况看,政策效果初步显现,节能减排形势已经有所转好。  针对性的措施相继出台  鉴于一季度全国12个地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上升,5月份一些地区高耗能行业仍加快增长的情况,这些地区将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解振华说:加强重点地区节能监管是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点地区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完成节能目标困难较大的海南、贵州、宁夏、青海、新疆等5个地区;二是能源消费总量较大的河北、辽宁、江苏、山东、河南、广东等6个地区;三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的四川、广西、山西等地区。  对确定为重点地区的省(区、市),有关部门要加强节能形势跟踪分析,督促重点地区跟踪监测本地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综合能源消费量、高耗能行业用电量、高耗能产品产量等指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察。三季度,国务院将组成督察组,检查各地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情况,区别不同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重点地区落实国家电价政策进行直接检查。     过去一个月,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和《关于立即组织开展全国电力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执行对高耗能企业的越权优惠电价,从6月1日起对有关高耗能企业执行新的高差别电价政策。     近期,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31个省区市采取跨区交叉的办法,对高耗能企业电价执行情况和上网电价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发展改革委将组成检查组对节能重点地区进行直接检查。     此外,有关部门将督促重点地区提前制定预警调控方案,并适时启动。完成目标有困难的地区,要采取高耗能企业停产限产等措施;国家还将合理控制重点地区能源供应。目前,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措施,对能源消费和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地区,合理控制能源供应,切实改变敞开口子供应能源、无节制使用能源的现象。     国家还将加大对重点地区政策扶持。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财政专项资金等对重点省区在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淘汰落后产能、节能能力建设等给予重点倾斜支持。 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即将过去的“十一五”,中国奋力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全面开启了一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  摒弃那种重速度轻效益、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财富增长轻民生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中国把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成果的共享放在突出位置。  新阶段、新思路、新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前进的方向更加明确,步伐更加稳健。   “促转变”共识凝聚  “十一五”的这5年,清晰地记录了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艰辛探索。  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首次出现8个约束性指标。这8个指标,既包括“十五”未实现的能源和环保指标,还覆盖了人口控制、养老保险、农村医疗等民生领域,个个都是硬碰硬的问题。以往最被看重的经济增长等则列入预期指标。  约束性指标的出现,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硬性规定,也使各级政府树立新的政绩观有了具体内容。它折射出党中央、国务院求真务实的精神,折射出中国促转变的决心和信心。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把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软肋暴露出来。全力以赴抗冲击,共克时艰保增长,中国在交出一份亮丽答卷的同时,也在冷静地思考、全面地警省。“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做出这样的判断,直指问题关键。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让认识飞跃升华。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对促转变的共识充分凝聚。  “又快又好”,曾是全国各地多年追求的目标。而今,着眼于转变,我们不再单纯求“快”,而是强调“又好又快”。“十一五”期间,我国连续5年将当年国民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为8%。虽然看起来没有变化,内涵却大不相同。其中的2009年确定的8%,关键是保增长。但在2009年已实现GDP增长9.1%的情况下仍确定2010年的目标是8%,则是侧重于不盲目追求高速度,把更多精力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让“快”服从于“好”,全国各地积极调结构,促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理念深入人心。  真抓实干见成效  真抓实干,5年间我国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  “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考验。  近5年来,国家通过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等经济和法律手段,抑制过热行业的扩张,引导更多资金进入薄弱环节和高新技术行业,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也陆续出台,投资增幅在宏观调控作用下逐步回落。与此同时,随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各项举措的出台,消费“短板”在一点点长高。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2009年,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出台直接促消费的政策措施等,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愈益强劲,在“保增长”中,消费成功地打下半壁江山。   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在增强,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由2005年的31.4%上升至2008年的33.2%。经初步核算,2009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十五”末的40.3%上升至42.6%。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2009年,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制定实施,当年安排200亿元技改专项资金支持4441个技改项目。机械、冶金、汽车、有色等重点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信息通信、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初步估算,到2020年,这六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达到20%左右。  自主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十一五”期间,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相继取得成功,国产新支线飞机首次翱翔蓝天,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通过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企业技改提速,上万亿元资金投向自主创新和重大科技专项,自主创新逐渐成为各行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在“加快”转变上下功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在“加快”。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更加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不起、慢不得”,促转变的决心更大、力度更大。  加快转变,要动真格的。  国际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到十字路口: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不顾一切追求高增长,还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追求发展的可持续?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人们坚定的选择。国家向高耗能、高污染频频亮起红灯。“十一五”的前四年,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清洁生产全面推开,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前四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4.15%。  加快转变,要舍得投入。   改善民生,既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迫切要求,也是扩内需、调结构、解开经济发展诸多难题的钥匙。各地把民生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在有限的财力中,切给民生的那块“蛋糕”越做越大。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剧,中央财政收入连续四个月下降,但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仍达到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比上年增长66.7%,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493亿元,增长171%。  加快转变,要勇于攻坚。  如果价格形成机制不能真正反映资源稀缺度,企业总能轻易获得廉价生产要素并赚取高额利润,自然不会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电价改革就是其中一个缩影。从2006年火力电企电价调整到2009年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启动,再到今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居民阶梯电价征求意见方案,电价形成机制的每一项突破都带来深刻的利益调整。深化改革,不仅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入持久的动力,也提供了体制机制的保障。  站上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中国正以新的发展方式走向更加辉煌的“十二五”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 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从深化改革开放看“十二五”发展走向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9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作出如此明确阐述。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成就斐然鼓舞人心,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无穷期,正是扬帆攻坚时。面对即将开启的“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强大动力。  改革促发展,开放谱新篇——“十一五”改革开放步伐铿锵   历史将会铭记这非凡的五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面对自然灾害不断、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等重重困难和挑战,中国沉着应对,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预计超过两位数。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大大超过预期,现代化进程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而中断。这种动力和活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改革对生产力的解放,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活力的迸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  改善民生,是“十一五”改革开放取向的重点所在——  “十一五”开局之年,农业税在全国范围内被正式废止,中国农民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历史一去不复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启动……随着社会领域改革的不断提速,老百姓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越是困难,越要发挥改革开放的强大推动作用——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中,中国既立足眼前,又着眼长远,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一揽子计划的重点,积极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高新技术研发,加大自主创新,协调区域发展,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等综合措施相继推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抢占“改革窗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  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巨大压力,也提供了机遇。中国把应对危机作为深化改革的契机,不失时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品油税费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一批重点改革相继启动。  打开全球视野,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即将过去的五年,也是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五年。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动G20金融峰会、促成《哥本哈根协议》达成、呼吁增加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票权和话语权……中国正以全新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已是举足轻重。    破除旧藩篱,应对新挑战——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任重责艰  10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收6.6497,再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这令无锡泽华经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慧的眉头紧锁:汇率升值已使企业压力倍增,公司高层不得不思考企业的转型盈利之道!  如同无锡这家出口企业一样,在全球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背景下,在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构的今天,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下去。下一个五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应是中国发展的重点。这不仅对于未来5年,甚至对未来10年、15年的中长期发展都非常重要。”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  成绩有目共睹,压力依然巨大。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固有矛盾仍在积聚,新的矛盾不断出现。从国内看,投资、外需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尚未充分启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仍然较大,环境资源瓶颈制约依然严峻,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全球气候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当前中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与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直接相关;消费不足既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滞后有关,也缘于公共服务体制不够健全;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短期GDP总量的增长,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改革滞后。  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走过32年征程后,如今已步入更多触及深层次矛盾和更多面对外部复杂因素的攻坚阶段。在日益多元的利益格局背景下,要破除诸多藩篱,难度和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行百里者半九十”,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不能动摇。过去取得的成就靠改革开放,今后的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难度虽然日益增大,但关键领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一旦突破,就会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劲动力,也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  抢抓新机遇,掌握主动权——深化改革开放促使“转方式”取得实质进展  凝聚共识,继往开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总量将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而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抓住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社会各界充满期待。  “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推进改革开放释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活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  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金融危机表面是给经济增长带来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要积极推进财税、金融、资源性行业等领域的改革,有效启动内需,提高开放水平,才能有效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全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十一五”末启动的医药卫生、教育体制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十二五”将进入加快推进阶段。住房、就业、社保、收入等诸多领域的改革,均需迈出实质性步伐,惠及民生。  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政府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当前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许多挑战并不在经济社会本身,而在政府职能转型与政府自身建设上。各级政府需要把更多精力从主导经济增长,转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大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现在面临的都是攻坚战,只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力求在深层次问题上突破,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一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题:转变发展方式将成“十二五”规划主基调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关乎中国经济今后五年政策取向、发展脉络的“十二五”规划呼之欲出,“加快经济方式转变”被认为是“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不久前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此次会议明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争取在2020年左右,基本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  五中全会召开之前,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部委已动作频频。  9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新规,11月起,固定资产投资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节能审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机制会更完善,中国会按照低碳绿色的方向转变发展方式。单位GDP的能耗、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比重都可能纳入“十二五”规划,有的将作为约束性指标实施。  中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十二五”时期,工业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  五中全会召开之前,许多中国企业、地方政府已把目光转向新兴产业。  8月,拥有雄厚财力、不俗科研实力的16家中央国有企业结成电动车产业联盟。“入盟”的央企涉足整车、电驱动、电池、充电站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将共同研发电动车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共享技术成果。如果联盟运行顺利,一条电动汽车的完整产业链将很快在中国诞生。  如今,甘肃酒泉正在建设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湖北武汉正在做大自己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以巩固“中国光谷”的地位;上海正在努力使自己变成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停止了大规模砍伐森林的黑龙江伊春,正在做大旅游业;广东深圳开始向自主创新的领先区和现代产业的集聚区迈进……  五年前,“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类的表述,就已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如今,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这一转变已变得更为迫切。事实上,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甚至更严峻的挑战。  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中国正步入1950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19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的第三次社会转型。这次转型,将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在内的全方位发展模式的转型。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中国政治家们,也特别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因此,关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前景,中国政治家们的预估既是乐观的也是谨慎的。可以想见,他们必须与当前的困难做不懈的斗争编者按:在“十一五”的最后时间里,如何谋划未来已经成为中国近期的关键任务。在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主导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策略的“十二五”规划将得以定调。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概念也逐渐浮出水面,比如包容性增长,这一新概念将对未来5年、甚至更远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经济发展首重社会基础  关键词:包容  “包容性增长”,这个不为公众熟悉的词汇出自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中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是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先提出,同时也是国际组织此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他说:“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本次重提“包容性增长”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含义。他说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对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的一个大的判断。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向媒体大胆预言说,“十二五”规划中肯定会明确提出包容性增长,今后这个概念也将越来越普及并被人们接受。“‘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是要加强社会建设,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要注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我觉得肯定会写入的。”  结构调整首调政府职能  关键词:调整  中国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的需求已由来已久。有专家表示,尽管中国以改革开放为窗口成功进入GDP增长的快速上升通道,但是若从结构优化的发展质量角度进行考量,中国经济并不乐观。目前研究者的普遍观点认为,中国GDP构成状况严重畸形。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畸高、外贸出口依赖程度过重、居民消费需求长期受抑的状况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变。  自198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经济结构调整”后,其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此给予了关注,但真正引起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了今后经济发展的主线。杨宜勇认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不能仅仅拘泥于产业的发展,要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特别是要转变政府职能。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现在最新的表述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集中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以及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的空间结构等方面。经济结构调整从大的范围来讲也应该包括产业结构,但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应该拘泥于产业的发展。  内外压力倒逼发展转型  关键词:转变  杨宜勇在对“十二五”进行前瞻性分析时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已被提进议事日程且非常紧迫。“这有内部的压力,也有外部的压力,内因是主要的。”  “十一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便被列入目标,但完成情况并不理想。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撰文指出,“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就提出转变增长方式的目标,但是直到苏联解体这个目标也没有实现。我们‘九五’计划也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主要的目标,但是实际上收效甚微。‘十一五’第一年降耗和排污这两项约束性指标都没有能够完成,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预警信号。我们一定要防止‘十一五’重蹈覆辙。”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部分之一便是节能减排,但步伐慢了,不利于能耗下降;步伐快了,有些地方甚至拉闸限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9月29日就表示,为了防止“鞭打快牛”,“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指标将以2005年,而不是2010年的数据为基数,争取指标分配更科学、合理。解振华还表示,“十一五”指标分配有些问题。有关部门准备在“十二五”期间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技术上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十二五”能源强度指标的分配十七届五中全会昨日(10月18日)闭幕,全会的成果之一就是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十二五”期间,有几个关键点格外引人关注,其中包括4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产业和区域发展、收入分配改革。    对于这4个关键词,全会的公报是怎么说的?专家们又是怎么看的?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多位专家进行了采访。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淡化GDP经济“换挡”前行  公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一些经济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换挡”,其核心是“又好又快”,这就需要改变GDP为目标和考核办法的传统方式。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必将调整,如何“换好挡”已不是快与慢的问题,而是好与坏的问题。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认为,实现转变的关键在于,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这就要求实施好自主创新战略、结构调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环境友好发展战略和内外需均衡发展战略。  李连仲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成功必须不以GDP指标论英雄,还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保等指标,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指数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来检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强调,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在于“政府转型”,即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说起一些地方政府为达成“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既定目标而拉闸限电的做法,李佐军感觉痛心。他表示,地方政府不应以“追求GDP”作为经济发展的导向,而应着力实现其公共服务功能。  对此,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政治经济学室李省龙表示,在采取措施防止陷入中长期低速经济增长、甚至经济停滞困境的同时,不再不惜代价地追求与以往类似的高速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实现从注重增长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适度、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历史转变。  除推动政府实现转型,李佐军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重新配备要素结构,传统以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低要素促经济的模式要转变为以人才、技术和信息为主,使得低碳经济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也要由依靠外需和政府投资转变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此外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要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  关键词:扩大内需  外部环境倒逼中国“内需优先”  公报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预测未来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非常缓慢,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在5年之内并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便将扩大内需放到了前面。  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指出:“我国的发展蕴藏着最大的市场需求和空间,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现行发展方式的体制性缺陷和结构性瓶颈进一步凸显,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进一步凸显。”  杜鹰说,世界经济已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双重格局并存时期,这既对我国长期以来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和庞大的产能形成严峻挑战,也对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形成了倒逼机制。  “过去增长没有把消费提到很高的位置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实际上导致了增长和分享不同步。”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认为,扩大内需本身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办法,也是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获得实际利益的办法。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祝宝良认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核心在于收入分配,必须提高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粮食、产品安全和消费环境改善等也是扩大消费的推手。  张晓晶还认为,扩大内需也不能光是扩大消费需求,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投资一样很重要。投资需求主要是结构的调整,不是总量扩张,结构调整包括投资主体结构是国有还是非国有,投资方向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一般经济建设,投资产业是三大产业的哪个产业等。  祝宝良说,在规划中其实已经为中长期投资指明了方向,其中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能源产业等。总的来看,近几年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产业和区域发展  产业和区域轮动挑“十二五”大梁  公报   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涉及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对记者分析道,“十二五”规划为我国找到了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两大路径:产业轮动和区域轮动。如果把产业轮动看成是立轴,把区域轮动看成是横轴,那么产业和区域就构成中国未来立体式的发展框架,更能够发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十二五”是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张茉楠说,这一轮中国经济的下滑虽然有国际环境的影响,实际上也有中国经济内在的因素影响。所以,要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必须有一些新兴先导产业带动。  在她看来,区域发展更多的是从空间范畴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十一五”就已提出,而“十二五”是具体实施时期,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是主导,是增长目标,所以,主体功能区就是增长路径的模式选择。只有路径选对了,未来才不至于南辕北辙。  张茉楠认为,区域优势互补应该发挥分工优势,以往我们的区域发展出现同质化问题严重,像上海发展总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而一些中小型城市也按照这种思路发展,这不是有效的竞争。“十二五”时期就应该提倡差异化发展思路,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就应该不同地区协同运转,也就是像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大城市把高端的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价值链配置到周边的中小城市,形成一个完整的、分配有序的产业链。  她说,“十二五”时期是产业和区域发展践行践实的5年,“十一五”以前更多地关注经济的增长,未来中国更多地要关注经济、环境和能源3大领域(俗称“3E模式”)协调同步增长。如何实现产业和区域整合并做强做大?现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更多的还是行政行为,不是经济行为,真正要实现跨区域的产业布局,就要打破区域的行政壁垒和区域同质化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内出台  公报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相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此次增加了“较快”二字。  在苏海南看来,“十二五”规划更加强调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像“十一五”更侧重经济快速发展。另外,将会更加关注民生,此次建议中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与“十一五”规划建议相比,增加了“明显”二字。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普通居民与劳动者收入低、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构成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三大突出问题。  关于收入分配改革,多位专家开出药方:削减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引入薪资竞争机制、堵住灰色收入黑洞等。  今年初,温家宝总理指出,在做大社会财富“蛋糕”的同时也要分好“蛋糕”,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同时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等。  6年前启动的收入分配改革,在经过国家发改委、全国人大财经委等多部委连续数月的密集调研之后,其方案行将出炉。  昨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收入分配改革意见起草专家组成员杨宜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今年年内肯定出炉,将贯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但有专家指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对于一些垄断行业与一般性行业之间的差距未能明晰,同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方案更多地强调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而在整体改革思路上还有待突破。  杨宜勇指出,收入分配改革不仅仅只是涨工资,还要涵盖更多需要增加福利的人群,但是现在由于这些主体的缺位,给改革增加了许多困难。  在经济转型中,由于相应的制度设计不太完善,导致“缺位”现象严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工资集体谈判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劳动要素在参与分配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近段时间全国总工会力推“让工资集体协商成为工人表达诉求和发挥主体作用的常态”。湖北省总工会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称,由于资方一直处在强势地位,改变已经固化的利益分配格局,面临阻力辉煌背后的隐忧   作为共和国“钢铁长子”,鞍钢集团近年来加大科技创新步伐,有条不紊地调整结构、加强创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已占总产量七成以上。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从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变为‘引领者’。”鞍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汽车板研究所所长刘仁东说。  鞍钢的追求,缘于我国钢铁工业所处的尴尬局面——我国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然而长期以来钢铁工业因高耗能、高污染而饱受诟病。钢铁产能过剩严重,钢铁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道无法回避的难题。  钢铁工业的尴尬,正是“十一五”收官之际中国发展处境的真实写照——  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要素驱动”而非“创新驱动”阶段。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  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寻找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  反观国内,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影响自主创新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基点和核心要素,更好地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轨道。”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指出:“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到了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只有通过发展科技,加快构建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才能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进入绿色发展的良性轨道。”  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下一轮上海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以高端制造、创新驱动、品牌引领、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日前透露了上海“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初步思路。  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地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十一五”即将收官,“十二五”行将起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未来5年,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尤其造就一批领军人才;  ……  “如果说过去5年是‘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和全面布局的阶段,未来5年就是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王元说,“从战略部署、资源配置、环境营造、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看,未来5年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基础研究的投入将明显加大、重大专项投入会继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新产业群涌现、创新企业和创新型城市越来越多、更加重视科技惠民……专家为人们描述了这样一幅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图景。  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到来之际,人们有理由相信:科技进步和创新必将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引领中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陈二厚、雷敏、韩洁)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表述——即将收官的“十一五”,中国在“保增长”的多重压力下,始终坚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新的起点。  这是一个意向鲜明的信号——即将启程的“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迈出更大的步伐,迈向更广的领域。  “十一五”:迎难而上调结构多管齐下显亮点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曾是有名的高能耗企业聚集地。近年来,罗庄区一手关停钢铁、焦化、水泥等落后产能企业,一手大力发展特色商贸服务业,重点培育多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十一五”期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接近18%,而万元GDP能耗却累计下降超两成。  罗庄区的“一升一降”,正是“十一五”中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  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逐渐积累。  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然灾害侵袭,中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步伐没有松懈。  ——5年来,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长更趋均衡。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成为“三驾马车”中贡献最大的一项。200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50.7%上升至52.5%,投资与消费增幅的差距有所缩小。  ——5年来,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三管齐下”的调控措施,使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初步核实,200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十五”末的40.3%上升至43.4%。服务业对促进就业的作用愈发明显。  ——5年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红灯”频闪,国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着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61%。  ——5年来,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经济发展逐渐呈现“雁阵齐飞”态势。统计显示,200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增速连续三年高于东部地区。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结构调整依然迈出令人欣喜的步伐,表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积极作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  调整步入“深水区”“脱胎换骨”面临诸多挑战  成就令人欣喜,压力更使人警醒。  环顾世界,审视国内,“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调结构面临的阻力和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由于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强大的惯性,“调而不快”甚至“调后反弹”的情况在许多地方依然存在。  步入深水区的结构调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目前,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  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外部需求的扩张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随着外需收缩,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曾经严重依赖外需拉动的中国经济减速的压力越来越大。  从内部环境看,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使低成本比较优势难以为继。而资源和环境游走在可承受的边缘,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到来,也使我国由传统劳动密集的优势向新优势的转变更为迫切。  更何况,目前我国在信息化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又面临绿色科技领域的挑战。传统产业领域,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开始面临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压力。  “总体来看,中国的产业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果不能把握趋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势必在新一轮竞争中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社科院学部委员李京文说。   “调结构”成主攻方向“十二五”将迈向更深更广领域   国际上很多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均收入从1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正是经济结构变动比较快的时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一个五年周期,“十二五”不仅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结构重构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之旅。   站在新的起点上,党中央高瞻远瞩,明确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五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意味着经济结构调整将向更深更广领域进军。   面对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矛盾,扩大内需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   大国经济增长应主要靠内需支撑。北京大学教授刘伟指出,我国居民消费率较低,未来可开拓的空间很大。真正启动内需,关键是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战略重点,“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借助城镇化进一步拓展持续发展的空间。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阶段,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除了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还在于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日前透露,“十二五”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任务是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其中包括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服务业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但服务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还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将是“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调整将成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劳伦斯·格林伍德指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 本报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郭丽君)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2011年—2015年)工业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将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总体而言,中国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粗放型发展模式仍未根本转变。”李毅中认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突出重点。  李毅中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致力于制订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标准,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督查。同时,将完善落后产能界定标准,坚决防止落后产能转移。将鼓励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以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十一五”时期,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体系也日趋完善,日趋成熟。但是,应当看到,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是非常艰巨和繁重的,面临着诸多尖锐而复杂的难题。目前,我国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差距扩大、对外依赖过重、自主创新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这些情况说明,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科学发展更加重要,更为紧迫,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会还强调,科学发展是主题,上述思想,特别是四个更加注重,凸显了“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五中全会指出,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这就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和统揽全局的指导意义,成为了决定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前途和中国改革、发展、开放道路和模式的关键因素,这是“十二五规划”不同于“十一五规划”的一个最引入注目之处,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灵魂所在。全会以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勾划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方针,这就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些思想,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对于科学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猝然爆发、至今余波未平的国际金融危机,让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面对危机,我国传统产品出口大幅下滑,以往简单依赖给国外企业代工赚取利润的企业陷入困境,有的甚至倒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仅在危机中挺了过来,而且还抓住机遇实现了新跨越。近两年来迅速崛起的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企业,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政治、经济方面讲,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自主创新实际上是国家的自主,是站在整个国家利益上的自主,是代表国家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自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的一番话道出了自主创新的紧要性。  如他所说,历史经验与现实所需都表明,自主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种种现实挑战。外贸依存度依然很高,贸易摩擦日益凸显;企业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备受遏制;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削弱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的产业关键技术实行封锁战略,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在我国占相当比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大量代工赚取的只是很小比例的辛苦费,利润的绝大部分都为拥有知识产权的国外企业所获得。与此同时,国内所倚重的高耗能资源密集型产业,不但消耗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而且让我们在生态环境上也付出了极大代价。  这些难题的破解,都需要自主创新土壤的厚植,核心竞争“利器”的淬炼。  而“以市场换技术”,丢了市场却没有换来技术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体认到: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是要不来、换不来、等不来的。只有具备了自主创新的扎实根基,才能把国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维护好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自主创新已被作为国家战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的迫切性不言而喻。然而,与这种迫切性极不相称的是,我国自主创新领域存在的诸多羁绊。  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双低”夹击自主创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指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差距甚远。对于我国而言,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率如此之低意味着科研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还很不明显。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主因在于当前科研导向和评价体系存在弊端。由于科研导向与市场严重脱节,很多成果从立项之初就注定了不可能转化。有高校学者表示,目前高校应用型科技成果大约一半左右是不具有转化条件的“伪成果”。大批研究成果往往在完成成果鉴定、论文发表、职称评定、奖项申报的“自我循环”后,就被束之高阁。许多基层科研人员形象地用“评审会成‘追悼会’”来形容这一怪现象。  企业创新主体没有得到尊重,阻碍着自主创新巨大潜能的释放。不管是按照西方国家已有发展经验,还是从我国现实出发,企业都应是自主创新的绝对主体。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还远未担起主体重任。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难以成为创新主体,固然与我国社会所处阶段有关,但长期以来企业简单依靠加工生产、规模扩张来获取利润的模式也是症结所在。特别是本应冲在创新最前线的国有企业,科研投入强度不足、开发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凸显,自主创新反成为当下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一些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也牵扯着自主创新的脚步。在GDP崇拜之下,不少地方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不管资本质量、产业性质和科技含量,只要能带来短期内增长即可。重“做大”轻“培优”的结果,是地方产业长期在低层次徘徊,创新型企业难以冒头,更难以壮大。  事实上,为鼓励自主创新,国家近年来已出台了90多项配套政策,对推动自主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政策的“棚架”现象仍时时可见,如“技术开发费150%抵扣所得税”政策,仅有38%的企业享受到,有19%的企业由于部门协调不够未能享受,还有19%的企业根本不知道有该政策。这显示出,有些地方政府对自主创新工作并未给予足够重视,直接导致国家相关政策效应打了折扣。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尤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需求下,我们必须探求新路径,寻找新突破,创造自主创新的新局面。  打破科研立项单纯由院校专家决定的窠臼,增加企业在项目评审中的发言权。长期以来,我国项目“裁判权”主要掌握在专家手中,专家可能在学术上是权威,但在市场应用的判断上未必准确。科研立项的主导思维很大程度上还是“学术思维”、“专家思维”,缺少“市场思维”。实际情况是,某一个应用技术项目应不应该立项、立项时机是否恰当、应该投入多少经费等等问题,企业往往比专家更清楚。因而,在项目征集、立项、评审中都应增加企业人士的比例,最终评价也要将市场所产生的效益作为重要标准。  改变现行考核方式,激发院校科研人员从事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对于高校科研活动的考核,改变以往简单以重要索引收录的论文和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为评价标准,加大技术创新成果原创性及其潜在和现实经济效益的权重,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价标准。要把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上升为专家教授们的自觉行为和荣誉追求。  扶持企业挑起国家自主创新的大梁,让创新主体活力奔涌。当下最紧迫的就是加强企业研发能力的培养。政府应该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验室和中试基地,有条件的积极发展成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还可吸收民营企业参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等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行业、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  善于向外学习,实现引智创新。自主创新并不代表与世隔绝,而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心胸,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这有助于缩短我国自主创新的进程。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各个行业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系统攻关。同时还要学习国外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理念,如美国通过《政府采购法》保护本土企业的市场权益等。尤其对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坚决实行政府“首购”政策,旗帜鲜明地扶持民族工业和自主品牌,保证我国自主创新产品能在市场检验中不断成长。  着力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为创新人才设置一道心理保护屏障,使创新人才既有用武之地又无后顾之忧,从而鼓励更多的人走上创新探索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容忍创新失败比激励创新更重要,对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更加有利。  加快自主创新,归根结底还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令国人汗颜的“钱学森之问”是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问。正如钱老所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因此,我们的学校一定要打破“应试教育”的藩篱,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为自主创新储备足够的人才。(《半月谈》2010年第19期) [编者按]准确地判断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进程,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始终是中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任务。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面对“十二五”的到来,为更好地把握未来,需要对包括“十一五”在内的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做出分析和判断,探讨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人民网邀请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的教授们,就“十二五”规划可能涉及的相关热点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进工业化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区域协调发展等专题,谈谈他们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据预测,2020年前后,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因此,“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推进工业化的任务是如何从一个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但是由于资源环境的压力,推进工业化仍然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在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下功夫。  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  “十一五”结束时,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一方面,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工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对外贸易大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大部分,工业化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增加值率不高,工业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仅为2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超过了40%。由此可以判断,“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这就意味着:其一,基本完成了工业数量扩张的任务后,实现工业质量提升,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是这个阶段工业化的核心任务。其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提升制造业水平、推进城市化和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快速发展。  二、“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面临四大挑战  (一)快速推进工业化面临资源的压力  从“十五”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就面临着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约束。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是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时期。第二,13亿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所消耗的资源,即使是使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三,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许多方面浪费惊人。第四,我国在许多资源禀赋上处于劣势,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新增量的多数依赖进口已成定局。这样无疑加大了我国在资源问题上的压力。  (二)环境约束增强  一方面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排放相应增加,2009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3%和34.4%。;另一方面,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环境正在成为体现生活质量的一种产品,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降低。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纷纷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把转变能源消费模式为主的经济模式视为“新的工业革命”。面对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我国推进工业化面临空前的环境挑战。可以说,工业是中国推进节能减排、实现节能目标的主攻领域。  (三)传统比较优势渐失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与技术变动速度的加快,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传统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发生了逆转:天赋的自然资源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不再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要素、资本富有和贫乏的界限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也变得模糊、劳动力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提高而克服了数量上的不足。这些新变化使得传统比较优势受到挑战,而真正构成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是知识与技术,所以,基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削弱的同时,寻求可持续的动态比较优势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也是挑战。    (四)工业化推进面临制度障碍    我国推进工业化受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双重控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由于产权控制、目标差异导致了产业趋同与重复建设,甚至国内市场的分割;较长时期以来,由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地方为了追求地方短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少地方政府通过降低税收、扭曲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吸引外资,导致各地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市场分割,限制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    三、“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需要路径创新     基于中国工业化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约束条件,“十二五”期间,继续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是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为此,需要在我们在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一)培育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是中国能否真正“后来居上”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2006-2009年,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由60%下降到50%左右。2006-2009年,全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1.9%提高到46.5%,提高了4.6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差距。因此,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环节。在“十二五”时期,尽快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快制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为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并赢得市场创造条件;加快金融与技术创新的紧密联系。    (二)加快产业升级    一般来说,产业升级有三种形式。一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二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三是创建新兴产业。基于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而产生的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和由此产生的新的产业群。    “十二五”时期,加快产业升级。一方面必须使我国的制造业从简单的加工装备向现代装备业转变,延伸制造业的价值链,如开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和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目前已经确定七大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需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三)推动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模式”要做重大调整。要改变“两个过度倾向”,即改变过度投资倾向和过度的外生增长倾向,这就要求在制度安排上做出调整。同时,要继续推进所有制结构创新,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制度,注重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人民网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李毅中谈“十二五”工业领域核心任务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记者刘菊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为主要目标,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结构调整面临两大难题,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需进一步加快”  “总体而言,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粗放型发展模式仍未根本转变。”李毅中认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突出重点。  李毅中表示,目前我国工业结构调整面临两大突出难题。首先,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投资、布局雷同现象十分突出。除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外,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领域也正在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和配置效率低下。其次,存量中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比重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已难以为继,铁矿石、石油、铜、铀等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潜在风险日益加大。  2009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71.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3%和34.4%。可以说,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也是推进节能减排、实现节能目标的主攻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显示,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11172万吨、6683万吨、10538万吨、663万吨、34000万吨和1030万吨,约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  “虽然‘十一五’时期我国会淘汰一半左右的落后产能,先进产能比重明显提高,但未来一段时间淘汰落后的任务仍很艰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  李毅中透露,“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创新品种、提高质量,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同时,坚持存量调整优化和增量严格准入相结合,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运行方式和消费模式。此外,还将继续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培育壮大一批产业联盟;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另外,将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一增一减,提高工业增加值”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年耗能18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节能约1.3亿吨标准煤。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8.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6%。  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超过了40%,我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转变发展方式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就是工业增加值率能否提高,这是解决工业发展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李毅中透露,“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工业的增加值率。  李毅中认为,提高工业增加值率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着力点。  “一个是在增项上做文章,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获得高附加值,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另一个是在减项上下功夫,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推进减排治污,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李毅中表示,做到了这“一增”“一减”,创造出更多的工业增加值和GDP,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五化’融合发展”   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16%,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31.3%,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0.6%。  “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深化应用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李毅中说。  据李毅中透露,“十二五”时期,我国在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四项工作要点。  一是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系,在不脱离现有工业基础的前提下,重视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二是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依靠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催生和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注意市场准入、技术标准、发展规划等政策配套和要素整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四是注重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新兴产业提供科技、商业、金融、信息等服务,创造良好的支撑条件和市场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在李毅中看来,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五化”息息相关。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同时,工业化为城镇化创造了条件,信息化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而毫无疑问,市场化和国际化是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李毅中表示,工业化进程加快,也将加大反哺农业力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立足国情,统筹推进‘五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