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申论热点,申论焦点知识

2010申论热点,申论焦点知识

ID:3912716

大小:499.8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25

2010申论热点,申论焦点知识_第1页
2010申论热点,申论焦点知识_第2页
2010申论热点,申论焦点知识_第3页
2010申论热点,申论焦点知识_第4页
2010申论热点,申论焦点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申论热点,申论焦点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昆山二手房整理,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khouse.com热点、焦点之一:“三农”问题一、农民工问题(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1、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4、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5、社会基本保险普遍缺失。(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1、许多人观念上有错误,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2、社会保障不完善。(三)、对策:1、解决好雇佣者对进城务工人

2、员随意克扣工钱和拖欠工资等问题;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二、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总理关注引出“清欠风暴”2003年10月产24日傍晚,重庆市云阳县龙泉村村民熊德明,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围了一大堆人,然后。她见到一位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大人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犹豫了一会后,熊德明告诉总理,现在农民收入主要靠打工,但她爱人李建

3、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总理听后表示:拖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中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天夜里11时,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2003年月日《中国政法报》发表了题为“如果不是总理过问”一文,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欠风暴”。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不仅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村在,在某些国有企业也相当严重。昆山二手房整理,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khouse.com昆山二手房整理,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khouse.com(二)、问

4、题的原因:专家分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主要原因有五点: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三)、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首先,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5、的重要性。第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1)、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2)、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3)、要建立

6、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再次,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三、农民增收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详见材料)(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第一,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昆山二手房整理,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khouse.com昆山二手房整理,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khouse.com第二,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第三,农民负担

7、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第四,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第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第二,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第三,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要途径。第四,减轻农民负担是保正。第五,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热点、焦点之一:教育问题(一)、原因1、政府投入不足。国家投入不足,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瓶颈。根据1993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纲要,计划到2000年教育投入占GDP总量应该达到4%,但是实际只有3.32%,以这个比例,国家累计少投入7000个亿。近几年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

8、,不但没升反而下降:2000年为3.32%,2004年为2.7%,2005年只有2.16%。政府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所有压力就全压到学校身上。学校职责是办好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却还要承担起筹款还贷任务。2、教学资源不公平。3、家长们的期望值太高。家长“望子成龙”,相互攀比追逐“名校”。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社会用人制度的导向,家长“望子成龙”,相互攀比追逐“名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