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对称性预习课件

圆的对称性预习课件

ID:19295077

大小:63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30

圆的对称性预习课件_第1页
圆的对称性预习课件_第2页
圆的对称性预习课件_第3页
圆的对称性预习课件_第4页
圆的对称性预习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圆的对称性预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下册第四章1.圆的对称性(1)学习目标1、探索并了解圆的轴对称的性质。2、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圆弧:ABCD弦:直径:注弧包括优弧和劣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例如优弧ACD(记作)⌒ACD劣弧ABD(记作)AD⌒复习与圆有关的几个概念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chord).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arc).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diameter).c1.圆的对称性说一说(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2)你是怎么得出结论的?与同伴进行交流。圆的基

2、本性质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如图,CD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AB,使AB⊥CD,垂足为M.OCDDCCDCDABMCD合作探究CDAB合作探究:如图,CD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AB,使AB⊥CD,垂足为P.(1)右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的理由。PODCOBAP已知:在⊙O中,直径AB垂直于弦CD,垂足为P。探究发现⌒证明:连结OC、OD,则OC=OD。因为垂直于弦CD的直径AB所在的直线既是等腰三角形OCD的对称轴又是⊙O的对称轴。所以,当把圆沿着直径AB折叠时,AB两侧的两个半

3、圆重合,C点和D点重合,CP和DP重合,AC、BC分别和AD、BD重合。因此CP=DP,AC=AD,BC=BD⌒⌒⌒⌒⌒⌒⌒叠合法求证:CP=DP,AC=AD,BC=BD。⌒⌒⌒⌒DCOBAP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垂径定理:AB是直径AB⊥CDCP=DP⌒⌒AC=AD⌒⌒BC=BD几何语言表达:想想做做看下列图形,能否使用垂径定理?为什么?EEE②AB⊥CD,CD是⊙O的一条弦,且CM=DM.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与同伴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过点M作直径AB.●O左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发现图中有:AB由①AB是

4、直径③CM=DM可推得⌒⌒④AC=AD,⌒⌒⑤BC=BD.●MCD┗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垂径定理的推论合作探究:例1:1300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赵州石拱桥(如图)的桥拱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4米,拱高(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也叫弓形高)为7.2米,求桥拱的半径.(精确到0.1米)典例解析解:如图,用表示桥拱,所在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m,经过圆心O作弦AB的垂线OD,D为垂足,与相交于点C.根据垂径定理,D是AB的中点,C是的中点,CD就是拱高.在Rt△OAD中,由勾股定理,得解得R≈27.9(m)答:

5、赵州石拱桥的桥拱半径约为27.9m.RD37.47.21300多年前,我国隋朝建造的赵州石拱桥(如图)的桥拱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4m,拱高(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也叫弓形高)为7.2m,求桥拱的半径(精确到0.1m).由题设例2:如图,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厘米,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厘米,求⊙O的半径。解:连结OA,过点O作OE⊥AB,垂足为E,则OE=3厘米,AE=BE=1/2AB=4厘米在RtAOE中,根据勾股定理有OA=5厘米∴⊙O的半径为5厘米。.AEBO当堂达标:1.P为圆内一点,OP=3cm,⊙O半径为5cm,则经过点P的最短

6、弦长为(),最长弦长为()。2.如图,在圆O中,直径AB=10,弦CD⊥AB,垂足为E,OE=3,求弦CD的长。ABCD.oE10cm8cm3.如图OA=OB,AB交圆O与点C、D,AC与BD是否相等?为什么?。AOBCDE4.如图,两个圆都以点O为圆心,小圆的弦CD与大圆的弦AB在同一直线上,你认为AC与B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OABCDE解:AC=BD。理由如下:过O作OE⊥CD于E,∵CD与AB在同一直线上,∴AE=BE,CE=DE∴AE-CE=BE-DE,即AC=BD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学习了哪些基本观点和方法?应用垂径定理要注意哪些问题?课堂

7、小结课堂小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1)圆的轴对称性;(2)垂径定理及推论. 2、有关弦的问题,常常需要过圆心作弦的垂线段,这是一条非 常重要的辅助线.圆心到弦的距离、半径、弦长构成直角三 角形,便将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3、垂径定理的证明,是通过“实验——观察——猜想——证明” 实现的,体现了实践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和先猜想后 证明的观点,定理的引入还应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知识结构作业课本习题4.1A组1、2、3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