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10026
大小:9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7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
2、“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2)穆公访诸蹇叔。()(3)勤而无所,必有悖心。()(4)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5)蹇叔之子与师()(6)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
3、)。A.秦师遂东。B.若潜师以来。C.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D.其一人夜亡,告之。3.选出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2分)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B.不替孟明,孤之罪也。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D.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其皆出于此乎?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2)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6.选文第一段紧扣秦穆公、、三个动作,写出了他
4、、的性格特点;还写到了蹇叔的忠告和两次“”,刻画了一个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的谋士的形象。7.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弦高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1)钥匙(2)兼词,相当于“之于”(3)辛劳(4)君主(5)参加(6)停留,驻扎2.D(A、B、C名作动D、名作状)3.C(A、B、D都是判断句,C不是特殊句式。)4.B(A其,语助词,加强反问;C其,语助词,表推测,可译为“大概”;D其,语助词,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B其,代词,自己之意。)5.(1)(弦高)拿了四张熟牛皮作为先行礼物,又用十二头牛去犒劳秦军。(2)(如果你们)住下一天,就准备一天的粮草,要走就准备好那
5、一夜的警卫工作。(3)攻打它不能取胜,包围它又没有后援,我们还是回国吧。6.访、辞、骂;一意孤行,刚愎自用,贪暴虚伪;哭师;忠直爱国;深谋远虑7.(1)机智勇敢,随机应变。一方面自称奉郑君之命来犒劳秦师,一方面又迅速派人回国内报告;(2)从容镇定,言辞得体。他向秦帅说出一段貌似恭敬,实则强硬的言辞,使秦军对郑国早已有准备深信不疑。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
6、时,设伏于崤山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东南),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遂还师。 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崤山,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著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编辑本段文言知识古今异义 (1)晋文公卒(2)郑
7、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3)国可得也(4)穆公访诸蹇叔(5)蹇叔之子与师(6)夏后皋之墓也(7)超乘者三百乘(8)无礼则脱(9)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10)以乘韦先(11)为从者之淹(12)未报秦施而伐其师(13)彼实构吾二君(14)秦伯素服郊次一词多义 (1)“之” 字,在本文中主要作代词和助词。作代词如“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代前面的“西师”。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前一个“之”字是结构助词,当“的”讲,隔开主谓的标志,变句为词。“师所为”是复句的主语。后一个“之”字,是代词,代前面的“师之所为”。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