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阅读答案

文言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阅读答案

ID:2151100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文言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阅读答案_第1页
文言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阅读答案_第2页
文言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阅读答案_第3页
文言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阅读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言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阅读答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

2、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B.晋军函陵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舍:舍弃  D.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厚道、仁义  答案D。(厚:势力雄厚。)  10.对下列两组加点词语的解说

3、,正确的一项是(A)  一组:①夜缒而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二组: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日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答案A。(1)修饰连词,(2)转折连词;(3)(4)介词,对。)  1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烛之武)许之B.(烛之武)夜缒而出  C.(晋国)共其乏困D.(晋国)既东封郑  答案C。(应为“(郑国)共其乏困”。)  12.下列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文章开头“以其无礼于

4、晋,且贰于楚也”,交代了事件的背景,暗示了围郑的主体是晋。  B.烛之武年轻力壮的时候就比不上别人,现在年老了却被委以重任,他当然有顾虑而推辞。  C.烛之武退秦师,主要是晓之以利害:亡郑有利于晋而不利于秦;存郑于秦有利;晋贪得无厌,亡郑后必将侵占秦国土地。  D.秦伯撤军,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也毅然决定撤军。  答案B。(不是“比不上别人”,而是委婉地埋怨郑伯没有早用自己。)  二、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76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

5、共4分)  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  ⑵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或“帮助”),我是不能到这个地步的(或“当上晋君的”)。  1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1分,共6分)  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⑵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  ⑶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战国策·燕策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