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ID:18954095

大小:3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5

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1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2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3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4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综合征出血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染病学3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赵良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也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伴有肾脏损害的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在临床上是以短程发热,既而出现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临床症候群为其主要特征。【历史回顾】孙吴热,二道岗热。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朝鲜出血

2、热(KoreanHemorrhagicFever,KHF)出血性肾病性肾炎和流行性肾病(hemorrhagicnephrosonephritis,HN;nephropathiaepidemica,NE)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1982年)无肾综合征出血热:新疆出血热、登革热、埃搏拉。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pulmonarysyndromeHPS,肺综合征出血热1993年)【病原学】汉滩病毒76-118株(Hantaanvirus76-118)汉城病毒(SeoulvirusSEOV)A9株R22株一、归属和命名:

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目前其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新属,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HV)。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子结构、抗原抗体的交叉反应性和核酸的同源性将汉坦病毒分为9型。核酸的差异性小于5%者为同型病毒,差异性在5-25%者为不同亚型,差异性大于25%者为不同型。二、形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的正二十面体结构。直径85-120nm。是由双层单位膜包绕着比较疏松的线状或颗粒状内浆所组成。病毒表面有棘突。三、基因构成:出血热病毒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HV基因由大(L)、中(M)、小(S)三个基因片段组成,并且分别编码四个蛋白。L-聚合酶,M-外膜糖蛋白(G1、G2),S

4、-核蛋白(NP)。NP具有稳定的抗原决定簇和较强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核蛋白抗体。该抗体在感染EHFV后早期即可出现,在临床上有助于早期诊断。G1和G2具有两方面的主要作用:1、血凝活性:可产生低PH依赖性细胞融合作用,这一功能可能对感染初期病毒颗粒粘附到受感染细胞表明及随后的病毒脱颗粒有重要作用。2、中和活性:G1和G2表明具有中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并与其结合,这对清除病毒具有重要意义。四、血清学分型:目前HV至少分为9型。病毒型别病毒名称宿主相关疾病1汉滩病毒76-118,A9黑线姬鼠HFRS(经典型)2汉城型SR-11,R22褐家鼠HFRS(轻型)3普马拉CG18

5、-20鼠平NE4希望山PHV-1美洲田鼠—5DOBVDobravaA.flavicollisHNN6无名病毒型NMR11鹿鼠HPS7纽约型NY-1白足鹿鼠HPS8泰国型Thai605B.indica—9印度型ThottapalayamS.murinus—10未定型①Bayouvirus②BlackCreekCanalVirus【流行病学】(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根据国内外不完全统计出血热的宿主有170种脊椎动物,我国目前发现有53种动物携带出血热病毒。主要涉及啮齿目动物、食肉目动物、食虫目动物和兔形目动物。主要包括黑线姬鼠、褐家鼠、大林姬鼠、以及狗、家猫、兔等。我国主要的传染源是黑线姬鼠、褐家

6、鼠和大林姬鼠。尚未报道人(患者)作为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病毒血症期很短的缘故。(二)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鼠类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目前认为此种途径是主要的传播途径。2、消化道传播:食入被带病毒鼠类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粘膜和胃粘膜而感染。3、接触传播:带病毒鼠类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可经破损的皮肤粘膜而引起感染。被鼠咬伤而发病者也属此种类型。4、母婴传播:当孕妇感染出血热病毒后,病毒可经胎盘而感染胎儿,这一途径已经解剖所证实。5、虫媒传播:主要是寄生于鼠类身上的螨类(革螨、恙螨)叮咬人类而引起发病。有人从革螨体内分离出出血热病毒,并可传代

7、培养。恙螨仍有待于证实。(三)易感人群:人对出血热病毒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很低,约为3.5-4.3%。发病年龄组以青壮年为多。病后可获得稳定的免疫力,很少有第二次发病者。第6页,共6页CoolFish整理传染病学3(四)流行特征:1、地区性:①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地方病”②疫区分布广泛又相对局限③疫区分类u姬鼠型v家鼠型w混合型x平鼠型2、散发性:①散发②暴发③家庭聚集性3、季节性和周期性:“双峰形”“单峰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