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555500
大小:27.11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8
《中考历史总复习习题分析及备考方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6年贵阳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2017年中考备考方略一、2016年贵阳中考历史命题宗旨分析贵阳市2016年历史中考命题是依据贵阳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展开命题的。充分体现了考试的激励功能,评价功能,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发展能力作出较客观、科学的评价,同时也是对学校教学的阶段总结和评价;既选拔出适合不同高级中学继续学习的学生,也正确引导课堂教学的变革和转型。突显了学科特点,并且关注社会联系生活,有机渗透当前的社会热门问题和科技发展现状。既考查了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分析如下:1.能力
2、立意,注重基础性(1)以历史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试题命制难度严格按照7∶2∶1的比例进行,与适应性考试相比,难度略有降低。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禁毒知识,红军长征,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二战、经济全球化等,充分体现了初中历史试题命制的基础性原则。(2)以基本技能为考查方向①运用时序和地域概念,对历史史实进行理解和判断的能力在学习、研究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应将其放到特定的历史时空进行具体、动态地分析和把握。②史料解读能力2016年以新材料、新情境创设为依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试题沿用了近年命题
3、素材丰富的特征,以文献、图表、漫画、诗词、时事新闻、历史论著、人物言论等入题,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与材料“对话”,通过对试题材料的精读、分析、思考,去感受历史探究的过程。③根据材料形成对历史的合理想象能力对历史的合理想象,建立在对已知材料的正确理解和判断的基础之上,属知识迁移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被想象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未知性”。④提炼和概括能力具有提炼和概括能力,是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的必要基础,是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必要基础。(3)深化探究,凸显综合性①考点涉及领域广泛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与政治制度、战争和改革有关的政治史,
4、也有与哲学、宗教、教育等有关的思想文化史。②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是现实的根脉,现实是历史的果实。2016年的试题更加注重发挥现实热点、服务现实发展的功能。将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培养人文精神,对发挥历史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有一定导向作用。2.强调过程与方法,引领教学(1)用教科书落实历史课标历史学习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应用历史知识的过程。因此8,学生通过三年的初中历史学习,不应该仅仅死记硬背那些静态的史实,而应该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及现实问题。落实历史学习的这一功能,就必须重视过程与方法。中考试题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过程
5、与方法的落实。毋庸置疑,当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如机械重复课本,简单记忆教科书中的固定结论,以及师生为应试而应试的现象。试题采用了近年来的成熟做法,即绝大部分试题都是引用课外的一些鲜活材料去精心设问,这就传达出这样一种理念:历史学习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去落实历史课标要求;不要死背教科书,而应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学习评判历史,强调自己思想的融入。(2)倡导多角度思考问题历史学习是多维的、立体的,不可以孤立地或贴标签式地去看问题,而应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要摒弃千篇一律的对历史事件的僵化认识。几年来这个命题思路一以贯之,重要史实连续考查,但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多角度地深化对历史史实
6、的理解。二、2016年贵阳中考历史试题分析总体试卷结构分析(1)题型和题量适当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综合问答题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1530402304011520 (2)板块、分值比例较为平衡中国史(50%)世界史(50%)近代史现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1824%2027%1824%1925%三、2017年贵阳中考备考方略1.注重过程,改进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对教材知识点设计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练习题,组织答案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多次整合,进行取舍和添加,练习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点的分析、理解和
7、运用,真正理解知识内涵。2.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强调学以致用。注意对目录、单元题目、每课引言框的重视、讲解和运用;让学生对知识整体、系统掌握,这样对历史事件可以加深印象,便于知道来龙去脉,熟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学会合理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材料。3.强化解题能力的训练(1)审题、读题一是文字型材料。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历史人物、观点等基本要素有个初步了解,对材料出处、引语、说明等情况一个都不能放过,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一般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