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379411
大小:297.01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8-09-17
《呼吸道病毒—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呼吸道病毒上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据统计,大约90﹪~95﹪由病毒引起。呼吸道病毒指通过呼吸道感染,并在呼吸道粘膜增殖引起疾病,或以呼吸道粘膜为原发病灶,通过淋巴或血流扩散至其它器官,引起疾病的病毒。非呼吸道病毒也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如柯萨奇病毒。1呼吸道病毒种类RNA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甲、乙、丙)副粘病毒科—副流感病毒(1-5型)、合胞病毒(A、B型)、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微小RNA病毒—鼻病毒(>113型)披盖病毒—风疹病毒冠状病毒—人冠状病毒(>3型)DNA腺病毒—人腺病毒(1-41型,主要为3、4、7、21型)普通
2、感冒:副流感病毒、合胞病毒、鼻病毒、人腺病毒2一、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人流感的病原体,简称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病毒对动物红细胞粘蛋白、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的粘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分甲、乙、丙型;甲---大流行,乙---局部爆发,丙---主要侵犯婴幼儿。甲、丙型已证实还可感染动物。1933年Smith等首先用雪狸分离培养到人甲型流感病毒。3(一)生物学性状41.形态结构:球形,直径为80~120nm,核衣壳核糖核蛋白——核蛋白、RNA(分节单负链,甲乙8,丙7)RNA多聚酶核蛋白,核蛋白盘旋包绕病毒RNA呈螺旋状对称排列
3、。M蛋白,或基质蛋白,内膜蛋白。具有保护核心及维持病毒外形作用。包膜脂质双层,其中镶嵌有的两种刺突。5①血凝素:HA,柱状,能凝集红细胞而得名,起吸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有型和株特异性,可诱生中和抗体,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但抗原性易发生变异。②神经氨酸酶:NA,蘑菇状,具酶活性,能水解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末端N-乙酰神经氨酸,破坏受体结构,液化细胞表面的粘液,使病毒从细胞上解离与扩散,有利于成熟病毒的释放。具抗原性,相应抗体能限制病毒出芽释放。62.抗原性与分型:(1)内部抗原:指M蛋白抗原,核蛋白抗原和RNA聚合酶,抗原性稳定,很少发生
4、变异,具型特异性。(2)表面抗原:指HA、NA,抗原性不稳定,易变异。根据表面抗原可再区分为若干亚型。(3)分型:根据RNP、M蛋白抗原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HA、NA易变异,可分为若干亚型。乙型、丙型则较稳定,较少发生变异。73.变异性与流感流行的关系:(1)抗原飘移:HA、NA易变异,变异幅度小(发生点突变),小于1%,属于量变,称为抗原飘移,产生病毒的新株,可引起中、小型流行;一般2-5年一次,主要为HA变异。(2)抗原性转变:变异幅度大(可能基因重组),形成新的亚型(即HA或NA与前次流行株不同),属于质变,称为抗原
5、性转变,由于人群对新亚型无抵抗力,可引起较大流行,甚至世界性流性。一般10-15年一次。HA变异率20%-50%。89自1934年首次分离出甲型流感病毒至今,已发生三次重大变异,见表。命名:型别/宿主(人省略)/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与NA亚型号)动物为储存宿主。禽流感为源头,猪对人、禽流感株均敏,为基因重组创造条件,是新亚型出现关键一环。4.培养特性:分离培养目前最常用的是鸡胚羊膜腔或尿囊腔接种。10(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病人,发病前后2、3天传染性强。隐性感染者为次要。2.传播途径:呼吸道感染,通过飞沫传播,亦
6、可通过病毒污染茶具及毛巾间接传播。传染性强,最严重者可致病毒性肺炎。但50%感染者无症状。113.致病过程:潜伏期1-4d。于呼吸道局部粘膜增殖,引起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上呼吸道局部炎症,少数可侵入下呼吸道,引起肺炎。病毒不入血,于局部增殖,可引起全身症状: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全身症状与病毒感染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和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有关。12人类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热度高达38-40度,持续1-5d。小儿温度比成人高,呕吐、腹痛、腹泻较常见。年老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婴幼儿在感染后5-10d易发
7、生细菌性继发感染,特别是肺炎,危及生命。常见的细菌为肺炎球菌、金葡、流感嗜血杆菌等。流感属自限性疾病,无并发症者通常5-7d即可恢复。1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第一次世界性流感,死亡人数2千万(比一战死亡人数还多),发病人数5亿。1968年发生的甲3型流感,患病人数15亿,死亡人数几万。因1968年已有抗生素、磺胺药问世,继发感染得以治疗。144.免疫性:病后获得的免疫主要是呼吸道局部SIgA,短暂,1~2年,且针对同型病毒。其中抗HA抗体影响病毒吸附和穿入,起中和病毒作用,血清中抗-HA中和抗体可持续几十年,对同型病毒有牢固免疫力,对型
8、内变异株的交叉免疫可持续4-7年,但亚型间无交叉免疫。抗NA抗体限制病毒释放和扩散。15(三)防治原则:建立流感监测站,及时发现与隔离病人。以预防为主。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人群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