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一学期向明中学期中考试历史

2011学年第一学期向明中学期中考试历史

ID:17878726

大小:2.36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8

2011学年第一学期向明中学期中考试历史_第1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向明中学期中考试历史_第2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向明中学期中考试历史_第3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向明中学期中考试历史_第4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向明中学期中考试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学年第一学期向明中学期中考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学年第一学期向明中学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张琦睿审题人:王欣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在答题卡上填图)1.将下列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按因果关系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布匹交易大厅②瓦特改进蒸汽机②在“康华利”号上签订《南京条约》④鸦片战争海战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2.中国近代史学者刘彦认为:“大开海禁,启欧西列强竞争之机,辟数千年国是之局者,实以鸦片战争为始。”学者在这里强调的是鸦片战争A.使满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B.使中国开始遭受欧美列强的

2、侵略C.是传统中国与西方近代文明的碰撞、交汇点D.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3.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英国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十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了56天和57天。这说明①中国在战争中丧失了应有的地利优势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③交通技术对战争的胜负起了决定作用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4.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欧洲势力独霸中

3、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6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帝赞誉的民族英雄是  A.徐邦道  B.林则徐  C.左宝贵  D.邓世昌6.漫画中的“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D.20世纪中期7.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是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三国干涉还辽C.瓜分狂潮D.“门户开放”政策8.有学者写道“为求侵

4、华列强饶恕,不惜强迫中国四亿五千万人,每人出银一两,换取她回銮北京充当‘女皇’的地位。”此说的依据可能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批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1856

5、—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危害不包括A.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B.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C.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D.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11.鸦片战争后,传统的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地区是A.黄河、长江流域B.中西部地区C.北京、西安等大城市D.东南沿海地区12.“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拜如寒鸡”。这是历史工作者在湖北汉口发现的一条宣传标语。这条标语应出自A.虎门硝烟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武昌起义13.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

6、府统治土崩瓦解B.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C.自然经济迅速崩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4.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这说明6A.工业文明冲击了传统陋习B.洋务运动主张废止妇女缠足C.洋务运动提倡男女平等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15.“……(清政府)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运动的目的就是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关于文中的“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B.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冲击C.创办了一

7、系列资本主义企业D.中国的国防观念发生了变化16.甲乙两人交换对时局的意见。甲说:“四夷交迫,……覆亡无日。”乙认为:“非变法不可。”甲表示:“以现在的力量,行可变之事,虽不能完全变法,如果掌握重点,亦足以救中国。但是大臣守旧,不通外国。若要依赖他们变法,就好象缘木求鱼。”甲乙两人最可能是A.林则徐与道光帝B.康有为与光绪帝C.李鸿章与慈禧太后D.孙中山与袁世凯17.梁启超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