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ID:17827176

大小:859.95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9-06

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_第1页
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_第2页
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_第3页
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_第4页
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459学号或申请号201622444023659密级公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作者姓名:刘若阳导师姓名:刘延方教授学科门类:医学专业名称:内科学(血液病学)培养院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时间:2018年4月AthesissubmittedtoZhengzhouUniversityforthedegreeofMasterExpressionofCD123inPatientswithAcuteMyeloblasicLeukemiaandItsPrognosticSignificanceBy:LiuRuoyangSupe

2、rvisor:ProfessorLiuYanfangDepatmentofHemat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April2018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

3、属郑州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日期:年月日摘要带格式的:段落间距段后:6磅,边框:底端:(无框线)CD12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研究生刘若阳导师刘延方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河

4、南郑州450052摘要背景与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分化阻滞和非成熟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过度增殖且凋亡受抑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症状。目前,AML的完全缓解率可达60%~80%,但仍有20%~30%的青壮年和40%~50%的老年AML诱导治疗失败,且50%~70%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终将复发,再次缓解率仅为25%~40%,中位生存期不超过半年。解决耐药和复发是提高AML治疗疗效的关键。研究证实白血病干细胞(LSC)在AML的发生、发展、耐药及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Jordan等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表明,

5、CD123是该种细胞特异性的表面抗原,而正常造血干细胞表面不表达CD123,把CD34+CD123+细胞亚群植入非肥胖糖尿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模型体内可诱发小鼠发生AML。研究表明CD123的高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后的高残留病灶呈正相关,提示不良预后。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新发现的遗传学异常不断完善着危险度分层并指导着临床决策,但由于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相对耗时较长,且约40%的AML患者缺乏克隆性异常,探究与预后相关的特异性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具有早期危险度分层和指导治疗的意义。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5例初治非APL的AML患者骨

6、髓白血病细胞中的CD123表达水平,并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定期随访,以探究CD123在AML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治疗预后的关系。I摘要带格式的:段落间距段后:6磅,边框:底端:(无框线)材料与方法1.病历资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断的365例初治非APL的AML(M0-M7)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16例,女性患者149例,中位年龄51岁(13~88岁)。所有病例常规进行血常规、血生化、骨髓穿刺等检查,AML的诊断和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指标危险度分层标准参照《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

7、年版),疗效判定参照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治疗标准》。自诊断之日开始随访,死亡病例随访至死亡日期,存活病例随访至2018年1月1日。2.研究方法:以365例新诊断非APL的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骨髓白血病细胞表面CD123的表达水平,并计算抗原表达比例,把抗原表达阳性率>20%定义为阳性表达。把365例非APL的AML患者由此分为CD123阳性组和CD123阴性组,并探索CD123的表达与疾病临床特征(年龄、性别、FAB分型、外周血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铁蛋白、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治疗疗效(1疗程化疗后的完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