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其应用

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其应用

ID:1770546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3

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其应用_第1页
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其应用_第2页
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其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其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其应用课题: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其应用课型:新课班级:高二(1)班时间:2002年12月31日授课人:潘际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学习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第二定义,能运用双曲线的第二定义优化解题方法。2、能力目标:在与椭圆的第二定义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第二定义,能对知识进行归纳与迁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发挥类比联想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有根有据、求同存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品质,并从中去领略数学中的美。【教材分析】1、重点: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的的概念及推导。(解决方

2、法:通过与椭圆的第二定义进行类比联想,使学生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难点:正确运用双曲线的第二定义于解题中。(解决方法:通过变换题目、一题多解等手段进行巩固、归纳)【教学方法】直观发现和严格证明相结合,诱思探究的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内点M与一个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一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01,这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二)探索研究1、平面内,点M(x,y)与定点F(c,0)的距离和它到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求点M的轨迹。首先

3、通过《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从中观察出点的轨迹,然后进行求解。解:设d是点M到直线l的距离,根据题意,所求的轨迹就是这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所以点M的轨迹是实轴长、虚轴长分别为2a、2b的双曲线。注:强调在求轨迹的过程中按照“五步法”的步骤进行。2、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由学生归纳)平面内点M与一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e>1),这个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它直线是双曲线的准线。对于双曲线,相应于焦点F(c,0)的准线方程是,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相应于焦点F′(-c,0)的准线方程是,所以双

4、曲线有两条准线。(三)例题分析例1:如果双曲线上一点P到双曲线右准线的距离d等于8,求点P到右焦点F的距离

5、PF

6、。即点P到右焦点F的距离

7、PF

8、为10。如上题如何求P到左焦点F′的距离

9、PF′

10、?解:

11、

12、PF′

13、-

14、PF

15、

16、=2a,∴

17、

18、PF′

19、-10=16,∴

20、PF′

21、=26方法二:双曲线左支上的点离右准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故P点为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注:通过一题多解巩固双曲线中焦点与准线的“对应”关系。例2:已知点A(5,3),F(2,0),在双曲线上求一点P,使的值最小。解:∵a=1,b=,∴c=2,

22、e=,设点P到与焦点(2,0)相应的准线的距离为d,则即在双曲线上求点P,使P到定点A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和最小,显然直线垂直于准线时合题意,且在双曲线的右支上,此时P点纵坐标为3,∴所求的点为P(2,3)。(四)随堂练习1、双曲线上一点P到左、右焦点F1、F2的距离之比为1:2,求P到右准线的距离d.2、如上题,试求P点的坐标。设P点的坐标为P(x,y),则显然点P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方法二:设点P(x,y)到左、右两准线的距离分别为d1、d2,六、课堂小结1、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e>

23、1)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定点为焦点,定直线称为准线,常数为离心率。2、运用第二定义解题时注意分清对应的焦点与对应的准线。七、布置作业课本P1147—8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