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和展望.doc

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和展望.doc

ID:17639160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4

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和展望.doc_第1页
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和展望.doc_第2页
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和展望.doc_第3页
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和展望.doc_第4页
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和展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和展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和展望【关键词】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osis,OA)从关节软骨起病,影响整个关节结构,包括软骨下骨、韧带、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外肌肉,最终因关节软骨全部脱失而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骨性关节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关节病,随年龄增大,患病率迅速上升,大于65岁人群中50%以上有骨性关节炎的X线片表现。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关节疼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骨性关节炎在女性患病率中占第四位,在男性患病率中占第八位,我国60岁以上者膝骨关节炎发病率高达49%[1

2、]。该疾病所导致的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因而备受重视。近年来,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渐深入。本文对骨性关节炎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1骨性关节炎的祖国医学认识骨性关节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年老体衰、长期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有关。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中年以后,肝肾亏虚,肾虚不能主骨,肝虚无以养筋,筋骨失养,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劳所伤,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说明长期劳损或外伤直接损伤筋骨,血瘀气滞不通,经脉痹阻,

3、不通则痛,形成本病。《医宗必读》腰痛论曰:“有寒湿,有瘀血,有痰积,皆标也”,说明本病与痰浊停滞有关,痰瘀互结是疾病之标。痰阻气滞血瘀,闭塞不通,不通则痛,故认为风寒湿痰瘀是本病的标。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总之,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认为本病与年老体衰、长期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有关。故本病的病机特点概括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以瘀、痰、风寒湿邪为标。2骨性关节炎的现代医学认识2.1现代医学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认识骨关节炎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

4、种。原发性骨关节炎为病因不明者,一般认为与年龄增大、外伤、体力劳动、运动和过度内分泌代谢,以及免疫异常、肥胖、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继发性骨关节炎为继发于某种疾病,如创伤、感染、代谢病、内分泌病、发育紊乱、畸形性骨炎等。尽管原发性骨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以下因素可以造成关节软骨破坏:(1)年龄因素:随年龄增长,从中年到老年常发生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化,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是重要因素,老年人软骨基质中的粘多糖含量减少,基质丧失硫酸软骨素,纤维成分增加,软骨的韧性减低,因而容易遭受外力伤害而产生退行性改变;(2)性别因素

5、:以女性多见,尤其是闭经前后的女性;(3)遗传因素:末端指间关节骨关节炎,有Heberden结节者,家族中姑姨、姐妹常患同样病;(4)体重因素:肥胖和粗壮体型的人中发病率较高,体重超标必增加关节负重、磨损;(5)饮食因素:营养不良是致病因素之一;(6)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易患此病。62.2现代医学对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体征的认识(1)疼痛:疼痛为本病常见症状,早期疼痛较轻,多在活动时发生,休息后缓解;后期则休息时也痛,且常有夜间痛发生;疼痛几乎均为轻中度钝痛,伴有沉重感、酸胀感,病情严重时可加重以致出现撕裂样

6、或针刺样疼痛。开始时疼痛多为轻度、间歇性,以后逐渐加重且呈持续性,最后发生活动受限;疼痛与活动有关,休息可减轻疼痛,而活动,尤其是负重可使之加剧。(2)局部性晨僵:局部性晨僵活动后缓解,也是本病的常见症状,一般不严重,且时间短,多为数分钟,极少超过30min,另外一种常见症状为活动受限,也为缓慢进展性,早期常轻微,仅在晨起或坐后觉活动不灵便,活动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渐加重,以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还可出现关节弹响、关节交锁、关节不稳。(3)肿胀:肿胀可以由于急性炎症导致的关节滑膜诊出,关节积液、继后滑膜组织变性

7、增生,韧带附的处亦发生骨质增生,以轻度和中度肿胀较多见。(4)畸形:如膝关节骨关节炎可出现膝内翻、小腿内旋。本病的常见体征为关节肿大、皮温升高、触痛、活动时作响、畸形和功能障碍,X线检查,早期改变可能在X线片上没有异常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皮质硬化,甚或出现皮质骨下囊状改变,骨赘形成等典型特征。3骨性关节炎的基础研究3.1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白介素1特别是IL1-β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认为IL-1β水平的不断升高是骨关节炎软骨进

8、行性退行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2]。有人应用特定的基因转移载体将IL-1受体拮抗蛋白基因转移到存在病变的关节软骨或滑膜组织中,使该基因在关节内大量表达,从而阻断病理状态下所产生IL-1的破坏作用,达到预防、治疗和长期维持骨关节炎缓解状态的目的[3]。Ghivizzani等[4]将IL-1B基因转移到兔滑膜组织中,结果诱导出了典型的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