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30545
大小:70.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04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代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代号:04105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word文档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公共关系实务是营销策划(专科)等专业的专业技能课,十分强调实践性。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关系含义、要素、职能,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公共关系调研、策划,CIS设计与名牌战略、企业文化,公共关系传
2、播、活动模式、专题活动,公共关系礼仪等。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员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理解公共关系的重要性、一般方法与原理,掌握课程中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公共关系礼仪,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灵活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为学员进一步学习营销策划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期望为实际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公共关系的含义、要素、职能和工作程序。2、了解公关产生与发展。3、理解并掌握公关人员及机构设置。4、理解并掌握公关信息管理及公关调研方法程序。5、理解并掌握
3、公关策划程序方法。6、了解创造性思维方法。7、掌握CIS设计与名牌战略、企业文化建设。8、掌握公关传播媒介、技巧。9、掌握公关活动模式、专题活动的组织。10、掌握并能应用公关礼仪。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属于专业技能课,是在学习了一些先修课程后开设的,同时与营销实践紧密结合。本课程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经济法,市场营销等课程。Ⅱ.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应了解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公共关系的功能和特征;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理解公共关系的三要素、公共关系的
4、基本问题、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公共关系的职能。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含义(一)公共关系概念的引出(二)公共关系的内涵(三)公共关系的定义(四)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五)公共关系的辨析第二节公共关系的要素(一)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社会组织(二)公共关系的客体要素——公众(三)公共关系的中介要素——传播(四)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和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五)公共关系传播的核心问题——组织形象第三节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一)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二)公共关系的职能第四节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一)四步工作法(二)五步工作法三、考核知识点(一)公共关系
5、的含义(二)公共关系的要素(三)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四)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四、考核要求(一)公共关系的含义1、识记:公共关系。2、领会:公共关系与相关学科的异同;公共关系误区辨析。3、运用:分析广告与公共关系之间的联系。(二)公共关系的要素1、识记:公共关系的三要素;组织特征。2、领会:三要素的特征;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三)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1、识记: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公共关系的职能。2、领会:公共关系的八大职能。(四)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1、领会:四步工作法与五步工作法的异同。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学员应
6、了解公共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及有何异同;理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和历史必然性、规律性,公共关系在中国产生的必然性。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公共关系前史(一)世界公共关系前史(二)中国公共关系前史(三)古今公共关系异同(四)近代公共关系的盟芽第二节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一)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二)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三)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四)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五)双向对称式的公共关系第三节当代公共关系概述(一)美国公共关系的繁荣(二)公共关系走向世界(三)公共关系在中国三、考核知识点(一)公共
7、关系前史(二)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三)当代公共关系概述四、考核要求(一)公共关系前史1、领会:古今公共关系的异同(二)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1、识记: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单向传播式公共关系。2、领会:双向沟通式与双向对称式的公共关系;不同阶段公共关系的比较。(三)当代公共关系概述1、识记: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领会:公共关系在中国兴起的必然性。第三章公共关系人员及机构设置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应理解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公关机构的设置;掌握公关意识的含义和内容,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学
8、会如何成为合格的公关人才,如何组建公关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公共关系意识(一)公共关系意识的含义(二)公共关系意识的内容(三)全员公共关系意识(四)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第二节公共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