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临床诊治.doc

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临床诊治.doc

ID:17396056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0

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临床诊治.doc_第1页
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临床诊治.doc_第2页
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临床诊治.doc_第3页
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临床诊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临床诊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临床诊治作者:刘智,江毅,肖联平,尹庆伟,田永刚,李晓东,福嘉欣【摘要】[目的]总结1例罕见的严重脊柱前凸畸形的诊治经验。[方法]一女性患者全脊柱弓状前凸,病史10年,颈椎前凸45°,胸椎前凸8°,腰椎前凸65°,合并T6~L2右侧凸23°。临床诊断为脊肌萎缩症,分两期手术:前路松解,后路松解并矫形固定。[结果]术后胸椎后凸13°,腰椎前凸35°,侧凸7°。前凸矫正率69.9%,侧凸矫正率69.6%。术后患者能平视,在支具保护下直立行走。[结论]以前凸为主的脊柱畸形少见,病因为脊肌萎缩症者更少

2、见。本病例矫形成功,为临床提供了资料。【关键词】脊柱前凸;脊肌萎缩症;矫形;诊断;治疗  脊柱畸形中以侧凸、后凸多见,前凸相对少见。近期本科收治了1名罕见的全脊柱前凸畸形患者,畸形呈角弓反张状,脊柱活动度很小,经检查诊为脊肌萎缩症,手术矫形效果满意,现对此病例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19岁,渐近性脊柱前凸10年,近两年发展加速,身体后仰不能维持平衡,而需屈髋、屈膝并以手扶双膝方能缓慢前行。既往体健,无家族史。查体:颈、胸、腰、骶弓状前凸,颈胸段及胸腰段仅有10°活动度,

3、无压痛,皮肤感觉无异常,下肢肌群轻度肌萎缩,肌力4级,腱反射(-),病理征(-)。双侧内收肌挛缩,髋关节活动受限。  X线片(图1)示颈椎前凸加大,45°,胸椎反弓,前凸8°,腰椎前凸加大,65°;胸椎右侧凸23°(T6~L2);骨质发育无异常,胸椎两旁可见大致均匀一致的条索状高密度影。CT(图2)、MRI(图3)示竖脊肌萎缩,密度不均匀伴钙化。肌电图示双侧股内侧肌肌源性损伤。各肌酶化验值无异常。腰椎旁肌活检:部分肌浆溶解、萎缩,纤维组织增生。而诊断为脊肌萎缩症Ⅲ型。  1.2手术方法  一期手术侧卧取胸腹联合切口(切除

4、第9肋),切除T9~L5椎间盘及T9~L2各间隙上、下椎体前缘0.54cm,呈前宽后窄的椎间楔形截骨;见腰大肌弹性差而取活检;另做一切口,切除部分第6肋,同法行T7、8、T8、9椎间楔形截骨。椎间隙内植入切除肋骨的骨条。剩余肋骨埋于皮下。2周后行二期手术。俯卧于Wilson手术架上,后入路剥离椎旁肌,斜形切断部分竖脊肌,彻底松解关节突、横突周围软组织;因见棘间韧带挛缩,而切断T5~L5棘间韧带并取活检。然后于T5、T7、T9、T11、L1、L3、L5植入椎弓根钉,将Wilson架摇成向上的弧度,将两根金属棒预弯成胸椎后凸

5、25°、腰椎前凸45°,先将1根棒压入椎弓根钉开口内。因前凸张力大,预弯的度数有所丢失,再压入第2根棒,取出第1根棒重新预弯后压入椎弓根钉开口内,达到比较满意的胸、腰椎曲度。然后行凹侧撑开,凸侧加压矫正侧凸,安放3套横向连接装置。最后取出一期手术皮下预留的肋骨,连同术中切除的碎骨行椎板及横突间、关节突关节间植骨。  图1术前脊柱全长侧位像显示弓状前凸(略)  图2CT示两侧竖脊肌密度不均匀并有钙化点(略)  图3MRI示两侧竖脊肌内混杂信号(略)  1.3术后护理  一期术后卧床2周,除常规预防感染外,予TPN支持,促进

6、患者体质恢复,以利耐受二期手术。二期术后卧床3周后在支具保护下练习坐、站及行走。  2结果  术后患者胸椎后凸13°,腰椎前凸35°,侧凸7°(图4)。前凸矫正率69.9%,侧凸矫正率69.6%。腰大肌活检结果为肌组织萎缩,肌浆溶解;棘间韧带活检结果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退变,同术前诊断吻合。术后患者能平视,2个月时能在支具保护下短距离直立行走。  图4术后正侧位示侧凸Cobbs角7°,胸椎出现轻度后凸,Cobbs角13°。腰椎前凸减小,Cobbs角35°(略)  3讨论  3.1脊肌萎缩症〔1〕  是一种损害脊髓前角

7、细胞、偶尔也可累及延髓细胞核的神经肌肉性疾病,通常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分为3型〔2〕:Ⅰ型婴儿急性家族性遗传性肌肉萎缩(WerdingHoffmann病),通常在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因肺功能不良而大多数在2~3岁死亡。Ⅱ型慢性遗传性肌肉萎缩病,一般在4岁前发病,大多数病儿能达到就坐平衡。Ⅲ型少年形式(Kugellbery4Welander病),常发生在2~15岁之间,进展更缓慢,大多数能独立行走。本病临床特征是中轴及肢体近端肌肉软弱无力,反射普遍减弱;下肢比上肢更软弱,近端比远端肌群受累更严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8、可轻度升高〔3〕。肌电图可显示神经源性肌纤维颤动和神经肌肉电位降低,神经传导速度一般正常。确诊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肌电图及肌活检结果。  病情严重者往往发生脊柱畸形,以侧凸多见,可合并平背或前凸。本病例的特殊性在于畸形以前凸为主,而侧凸很轻,比较罕见。推测其发生原因是患者出现脊柱侧弯后倾向于用脊柱过度前凸的姿势和Tr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