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你的教学谈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

请结合你的教学谈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

ID:1696091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13

请结合你的教学谈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_第1页
请结合你的教学谈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_第2页
资源描述:

《请结合你的教学谈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请结合你的教学谈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因种种原因提问不是太宽,就是太窄;不是太深,就是太浅;不是不着边际,就是零零碎碎,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下面就谈一谈小学课堂提问的技巧。一、问到学生的心坎上好奇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小学生的好奇心就更加强烈,它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

2、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太阳》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据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照得地面上寸草不生,后来人们热得受不了了,就找了个射箭能手把九个太阳给射了下来,从此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同学们太阳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它有多大,是不是真的能用弓箭射下来呢?请大家把课文阅读下去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二、问到教学的重难点上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为何叫“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破坏了地球后人类将会怎样?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时,也掌握了为什么题目叫“只有一个地球”的正在含义。教者也可以顺势呼吁学生

4、主要环保,保护人类唯一的地球母亲。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在教《鸟儿的侦察报告》一文时,我很注意发问的技巧。一开篇就问学生,"鸟儿也会做侦察报告吗?"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理解鸟儿的侦察报告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三、问得有章法要上好

5、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成吉思汗和鹰》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成吉思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鹰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他和鹰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把成吉思汗和鹰之间发生的事都倒了出来;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最后把鹰杀死后心里怎么想的?他得出了什么结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永远不要在

6、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教育学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四、问得有拓展性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学习了《闪光的金子》中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

7、,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