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13650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3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寡人之于国也》学案班级姓名学习要点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掌握“凶、察、兵、直、数”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3.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一、文学常识1、《孟子》是一部记录( )言行的( )体散文集,由( )记载。2、( )
2、、( )、( )、( )合称为“四书”。3、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是记载( )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4、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的两个成语是( )、( )。5、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思想,表现在: ①民本思想 ②邦国
3、的主权在民③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④政事以民为归宿⑤用人以民意为准⑥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⑦反对不义的战争6、孟子所主张的“仁政”的内容,概括地说包括两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前者,即“_______________”;后者,即“_______________”。(加引号的部分用原文回答。)7、《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陈述事理,辩论
4、是非。二、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好()战 弃甲曳()兵 数( )罟( )不入洿( )池衣() 帛 鸡豚()狗彘( )之畜( ) 庠序() 饿莩()胜()用丧()死供()养赈()济孝悌()黎()民颁()白2、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字河内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弃 甲 曳 兵: 或百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 直不百步耳:
5、 不违农时:数 罟: 谷不可胜食也:养生 丧死: 填然鼓之6,兵刃既接: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 悌之义: 黎民: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斧斤以时入山林: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邻国之民不加少:王好战,请以战喻:五亩
6、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王无罪岁: 3、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 ()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 4、词类活用填然鼓之鼓:()树之以桑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谨庠序之教谨:()然而不王者王:()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移:5、比较下列虚词在各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①寡人之于国也() 于 ┫②移其粟于河内() ┃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①察邻国之政()之 ┫②则无
7、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 以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则 ┫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④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①移其粟于河内() 其 ┗②百亩之田,勿奇其时()6、一词多义数(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4)数罟不入洿池()发(1)百发百中()(2)发闾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