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

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

ID:16470031

大小:281.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8-10

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_第1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_第2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_第3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_第4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1概述►抑制PGs生物合成►解热、镇痛、抗炎►甾体抗炎药(SAIDs)►非甾体抗炎药(NSAIDs)2图20-1抗炎药的作用部位示意图NSAIDs▬▬环氧酶脂氧酶PGF2PGD2PGE2收缩支气管致痉原致痛.发炎PGI2TXA2LTs31.抗炎作用(除苯胺类外)▶实验资料:炎症时PG的合成,控制症状细胞黏附分子的活性表达(退热、↓炎性渗出、消炎消肿止痛)▶对症治疗。不能根治、不能延缓病程的发展、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适应证: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抑

2、制4作用机制:抑制PG合成→PG↓COX-1维持生理功能结构,保护胃粘膜COX维持肾血流量、调节血小板聚集等COX-2参与炎症反应损伤性因子→AA→PGE2表达诱导细胞因子(IL-1、6、8、TNF)等的合成药物:抑制COX-2越强,抗炎、镇痛效果越显著抑制COX-1越强。消化道、肾等不良反应越大52.镇痛作用:部位:外周程度:中等,慢性钝痛效果好适应证:头、牙、神经、肌肉、关节、月经等慢性钝痛组织损伤炎症缓激肽、组胺、5-HT痛觉感受器COX-2痛觉NSAIDsPG增敏▬63.解热-抑制中枢PG合

3、成发热者体温正常感染组织损伤炎症疾病中性粒细胞内热原CNSPGE2IL-IFNTNF体温调节中枢产热散热体温COXNSAIDs▬7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肾损害肝损伤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8表20-2药物分类化学分类非选择性COX抑制药选择性COX-2抑制药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吲哚基茚基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依托度酸芳基乙酸类双氯芬酸芳基丙酸类布洛芬奈普生等吡唑酮类保泰松烷酮类奈丁美酮烯醇酸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二芳基吡唑类塞来昔布二芳基呋喃酮类罗非昔布磺酰苯胺类尼美舒利9第一节非

4、选择性COX抑制药10一、水杨酸类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11[药动学]吸收:口服小肠→水杨酸(蛋白结合率>80%)置换作用分布:水杨酸盐分布于关节腔、脑脊液、胎盘等消除:<1g,一级动力学,t1/22~3h≧1g,零级动力学,t1/215~30h,水杨酸反应肾排泄:pH↑,促进水杨酸盐排泄;iv.d碳酸氢钠,解毒。12【作用及应用】1.解热镇痛:强、快---慢性钝痛、多种原因所致的发热。2.抗炎抗风湿:治疗风湿性疾病、诊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最大耐受量,3~5g/d,分4次餐后服用。3.

5、抑制血小板聚集:小剂量防止动脉、脑、术后等血栓形成;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的病死率及再梗塞率等13血小板膜磷脂PLA2AACOXNSAIDs大剂量TXA2PGI2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NSAIDs小剂量100mg/dCOX▬▬14【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疼痛。长期大量诱发或加重溃疡病、无痛性胃出血(3~5g/日×26天,胃肠出血3~10ml/日)原因:较大剂量刺激CTZ;抑制PGE2合成PGs:↑胃粘液分泌及胃粘膜血流;↑粘膜修复;↓胃酸分泌及H+反

6、弥散至粘膜层预防:.餐后服.咬碎,同服抗酸药.改用肠溶片.合用米索前列醇152.凝血障碍:出血或出血倾向原因:抑制血小板聚集;大量长期用抑制凝血酶合成。措施: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VitK缺乏症忌用。术前1~2周停用。163.过敏反应: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Aspirin哮喘”(肾上腺素无效),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原因:抑制COX;LTs增多预防:过敏体质、哮喘者禁用174.水杨酸反应:>5g/d易发生表现: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力↓、恶心、呕吐;过度呼吸、酸碱失衡、精神失常

7、处理:严重时,停药,NaHCO3iv.d185.瑞夷(Reye)综合征:见肝功损伤合并脑病,病毒感染者易发生。6.肾损害:水肿、多尿、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衰19【药物相互作用】合并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双香豆素出血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格列吡嗪低血糖同上糖皮质激素诱发溃疡出血同上甲氨喋呤青霉素中毒竞争肾小管分泌系统呋塞米20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Aeetaminophen)(扑热息痛,Paracetamol)解热镇痛:似阿司匹林,缓和、持久无抗炎作用胃肠道反应轻;过敏反应过量致肝毒性21图20-2非那

8、西丁及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内代谢N乙酰对位苯醌亚胺与肝细胞结合损伤肝细胞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葡萄糖醛酸硫酸22►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显著,炎性疼痛效佳。►胃肠道反应、中枢症状、造血系统抑制、过敏反应等发生率较高(30~50%),停药率20%。►仅用不能耐受其它药物或用其它药效差的病例。三、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23四、芳基丙酸类:布洛芬、奈普生、酮替芬、非诺芬等五、芳基乙酸类:双氯芬酸六、烯醇类:吡罗昔康--t1/250h,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