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34574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散步教学设计 周敏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散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二、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春节联欢晚会歌曲《让爱住我家》我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请一位同学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散步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项内容,
2、它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1985年的初春,南方的原野,作者全家三辈四口人在散步,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后来,作家在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谈时,柯尔特先生赞赏,敬老爱幼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又引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一个在发达国度的人,为什么对“敬老爱幼”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却如获至宝、津津乐道?这使作者莫怀戚感慨不已,欲罢不能,于是《散步》便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让我们亲近《散步》这篇美文,体会文中那份浓浓的亲情。二、初读感知(1)作者简介莫怀戚,
3、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大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2)读通课文。全文共8节,每个同学都拥有相同的读书机会,抓住机会很重要,愿意读书的,请站起来。(3)概括内容。通过练习,同学们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有的同学还能够读得让人身临其境。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内容。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三、熟读感悟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1、
4、这句话,读起来,怎么有点别扭。你们看,这样写――“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散步。”行不行?那为什么非要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如杲你是摄影师,让你拍摄“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的镜头,你先拍摄一个远镜头是——接着镜头慢慢拉近,再来四个特写镜头,分别是——文章开头的写法真有意思,能使人想到这样一组镜头:先是一个整体的远镜头———望无际的回野上,隐隐约约有四个人在散步,接着镜头由远拉近,来个特写——突出了散步的四个人。再读读这一句,想象画面的流动,体会“冒号”的灵动:突
5、出、强调。瞧,这一家子!三代,四口,两对母子。多么可爱!2、我们先来欣赏文中一对年轻的母子。(1)喜欢文中这个小孩的举手。为什么?表现在课文中的哪句话?“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板书:聪明可爱)对孩子的最大的赏识,最大肯定,莫过于把他当时说的话,活灵活现地“克隆”一遍。(2)喜欢课文中“妻子”的请举手。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课文中是在怎样描写这位妻子的?“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没说一句
6、话,做了四个动作——“听、蹲、背、走”,你对这位妻子有何评价?(板书:贤妻良母)3、我们再来欣赏文中一对年长的母子。(1)喜欢母亲的举手?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母亲?请你按先后顺序,把写母亲的有关语句找出来读一读。母亲信服儿子的善举,体谅儿子的孝心,对儿子,言听计从,课文中有句说得好——“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小时候,孩子听母亲的话;长大了,母亲听孩子的话。话,是心声,是母子相互信赖的心声。还有哪一个地方写到了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请你读一下。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7、。”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这就是对孙子的——疼孙子,爱儿子!这种疼爱之情,通过怎样的动作、语言表现出来的?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里“摸摸”的动作,“还是走小路吧”的语言都表达了母亲对孙子的疼爱。“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母亲眺望的地方,正是孙子向往的路径。可见,小路有美景。但是,在抵达美景的小路上,相信也
8、存在着路障,母亲是过来人,她具有前瞻的眼光,于是,母亲对我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那么母亲的这段话怎么读才好呢?谁来试一试?“变了主意”,这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这个转变的过程呢?通过读,把眺望的视线由近处推向远方,推向目之所及的远方——注意,扣住“望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