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

《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

ID:16067625

大小:562.5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7

《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_第1页
《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_第2页
《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_第3页
《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_第4页
《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删ANGzHoNG(Jo岫alofwlllt蚰Co砸ervatoryofM晒ic。ClIi瑚)====—————=============================================一=刘莎文章编号:1003—7721(2004)01一0065一06《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探讨——关于其乐器学诸问题的阐释之一①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其内部载有丰富的乐器信息。本文即以《诗经》中的乐器为研究对象,从乐器学角度出发.对乐器的总量、类别方面的问题予以了深入地剖析和探讨,并结合文

2、献、考古实物及令人研究成果就前人对《诗经》中乐器总量及类别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置疑。笔者认为《诗经》中的乐器总量应该为24件;限于文献记载及出土实物原因,《诗经》中极个别乐器的器形记载不一,从而也间接地影响了乐器的分类问题,笔者文中按照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弦乐器的方式仅对其中的22件乐器进行了大致地分类。关键词:《诗经》;乐器;总量;类别中图分类法:J619《诗经》o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先秦及汉初,其诗篇都是人乐可歌的。《诗经》除了本身能够奏唱外,诗篇内部还载有大量与乐器相关的音乐信息。但是,这些乐器究为几何,状如何形.如何分类、命名,在中国古代音乐史

3、专著及部分论及先秦乐器的文章中均触墨不多。笔者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今人研究成果.对《诗经》中的乐器总量、乐器类别以及乐器的订名、乐器的形制有了全新的认识,本文即是对前两方面内容的探讨。一、乐器总量问题《诗经》中的乐器总量究如几何.在与中国音乐史相关的著作及为数不多的描写、研究《诗经》乐器的文章中都统一以29件为准LlJ。对这一问题较早涉及的研究者.据笔者所见.无疑是杨荫浏、廖辅叔一流,尤其是杨先生还做了较为深人地的乐器分类工作,此后的学者凡是谈及这一问题时都延续了杨先生的观点。但是,在参照几种《诗经》注本后④,笔者并不完全赞同杨先生对《诗经》乐

4、器总量及形制的说法④。就笔者看来,《诗经》中能够作乐器理解的单字,应该是24件,它们是:鼓、瞽、贲、应、田、县鼓、靴、鼍鼓、钟、钲、庸、磐、缶、祝、圉、笙、簧、龠、埙、篪、管、箫、琴、瑟。将以上列举乐器与杨荫浏先生的乐器分类观稍加对比后可以发现。以上没有列入的“乐器”(现姑且以“乐器”一名文献标识码:A相称)是:和、鸾、铃、雅、南。之所以未将这五件列人乐器之类.笔者将在本节中做进一步的阐释。此外,《甫田之什·甫田》中“琴瑟击鼓”的“击”字也在本节讨论之列。1.和、鸾、铃“和”、“鸾”、“铃”,在笔者所见著作及文章中,都视此三物为乐器o,所不同的是对于“和”

5、的乐器归属问题观点不一,从杨说(此处言杨即杨荫浏先生)的学者多视该物为打击乐器;也有学者以为“和”是小笙o,显然是将其当作吹奏乐器。但是笔者在查找相关注本及资料后认为此三物更应该作响器理解,而非乐器。《诗经》中共有10处载“鸾”o,据《毛诗正义》载,除《信南山》中的“鸾”做刀铃讲外o.其余都为车马铃。无论是车马铃,还是刀铃,显然都是铃之属,区别仅仅在于它所附物件不同。而《诗》中两处言“和”处,皆与“鸾”、“铃”并提,譬如“和鸾雍雍[2]”、“和铃央央‘叼”。既然“鸾”为铃,那么“和”是否也应作铃解呢?孔颖达注疏日“在轼日和,和亦铃也,以其与鸾相应和,故《载

6、见》日和铃央央。”《史记·礼书》有“和鸾之声”一说,郑玄注“和、鸾皆铃也”。“和”、“鸾”在车马中配套使用文献中早有记载,但是古人对它们所处位置认识不一。《毛传》有“在轼曰和,在镳日鸾。”郑笺、孔疏采纳了毛氏观点,郑氏认为在镳之鸾为田猎之车。乘车之鸾在衡[4],因此郑注《夏官·大驭》[叼及《礼记·玉藻》[63中都记为和在轼,鸾在衡,表明了《大驭》、《玉藻》中的车马为所乘作者简介:刘莎(1975~),女.文学硕士.现为《黄钟》编辑部编辑(武汉430060)。收稿时间:2003—09—20万方数据66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一之车.非田猎之车。而“和”除了置于轼外.还有在衡说,服虔Ⅲ、杜预‘“、孔颖达Ⅲ等人就有和在衡的说法。“鸾”、“和”置于车马何处始无定说,但这并未阻碍古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孔颖达据《考工记·舆人》“轮崇.车广,衡长,参如一,谓之参称。”认为衡仅能容两马,而诗中每言八鸾,当谓一马二鸾,若鸾在衡,两马安能置八鸾?所以鸾必在镳。清儒王念孙以《诗经》为据,认为《韩奕》《燕民》皆言四牡八鸾,即一马二鸾,且《驷馘》有“蝤车鸾镳”之称,所以鸾当在镳而非衡。至于“和”在轼还

8、是在衡,未知孰是。无论“和”、“鸾”位于马车何处,它们悬于马车之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