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信息课教学策略

ID:16007492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浅谈小学信息课教学策略_第1页
浅谈小学信息课教学策略_第2页
浅谈小学信息课教学策略_第3页
浅谈小学信息课教学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信息课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信息课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程序、方法、形式、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或者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教学策略的选择有时并不能随便,一不注意也会弄巧成拙。《图片下载》这一课我总共听了六次,几乎每一节课的教学策略都不太一样。因此对《图片下载》的教学策略让我产生了几点想法。  一、情境创设教学策略要注意奇、趣、精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处于亢奋状态,学生的热情高涨,兴趣也会被激发,有利于后面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问

2、题情境要有三个特点:奇、趣、精。奇,就是新奇,让学生惊讶。趣,就是有意思,学生乐意接受。精,就是教师语言要精炼,不说多余的话。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先以学生熟悉的羊羊图片导入,设计情境“谁不见了?”学生们争先猜测:有的说有羊少不了狼,灰太狼和红太郎不见了;有的说羊羊们应该是在一起的,懒羊羊不见了……接着教师面对五花八门的猜测,告诉学生是懒羊羊不见了。然后让学生们猜一猜羊羊们通过什么途径寻找懒羊羊。又是五花八门的猜测。教师出示《寻羊启事》,让学生明白羊羊们是通过《寻羊启事》来找懒羊羊的。再让学生们评价这则《寻羊启事》,发现问题:少了张照片,最后揭题让学生

3、通过网上搜索,下载图片来帮助美羊羊完善《寻羊启事》。教者这一环节的设计让羊羊们出场很奇、很趣,但拐了一个大弯才绕到本课的主题上。花大量的时间猜测“谁丢了”、“怎样找”,倒不如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任务。将帮美羊羊找懒羊羊的图片张贴到《寻羊启事》上,看谁能最快帮助美羊羊。我觉得这样既能省下时间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以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生为主导并不是说教师不能讲  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让学生与电脑互动,自主地去探究、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在学

4、生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能力。但碰到难点,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时,我觉得教师该讲的时候还是要讲的。  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者在教学“下载图片”时,先要学生建一个文件夹并要重命名。学生在“新建文件夹”并修改名字时,一不小心鼠标一点,就修改不了名字。文件夹只能以“新建文件夹”为名。学生挫折感比较强,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沉闷起来。后来教师指名一位学生演示一遍,但还有一部分的同学有些细节还没注意到,结果没有完成预期任务。在后面的搜索图片和保存图片时,教师为了突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一直采用任务驱动式让学生自主探究,

5、或学生演示。自己只是个别辅导。因为前面的冷场,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再高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课程,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操作部分的学习成果有很明显的悬殊,就拿美化多媒体半成品来说吧,有的学生对基本的工具菜单较为熟悉,而有的学生看着老师给她(他)提供的半成品在那,却无从下手。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多注意个别差异,我坚信:在不久的未来,这种现象会逐步好转。  教者面对很多学生在“新建文件夹”时出现困难,要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亲自讲一讲,降低难度,学生的挫折感也不会这么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激情都

6、会有所提高。所以我觉得适时讲解、点拨并不会有违“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采用游戏和小组合作时不能忽视知识水平的差异和假合作现象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里华的一位老师,她一进课堂没有和学生过多交流,而是直奔主题“闯关游戏”。小学生都有不服输的精神,一听闯关,精神劲十足。再听还有奖品可得,个个更是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一较高低。教师把游戏规则讲过之后,孩子们立马进入紧张的游戏闯关比拼之中。整节课,学生的举手总是此起彼伏,教师也是不停地奔走在行间发放奖品。整个课堂紧张而有序,学生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兴趣浓厚。但学生的能力水平毕竟有差异,虽然两人

7、一小组,以小组都完成任务为胜出。但小组内同学往往为了能缩短每一关的时间,没有充分的交流,直接以己代劳,帮助同桌完成任务。能力水平差一点的学生就产生了依赖心理。有的同桌两人都出现问题,想要和别的小组交流,而别的小组迫于时间的紧迫而无暇顾及。因此这一组就停滞不前了。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学生,先完成的要帮助没有完成的,但这只是流于形式,真正合作交流的太少。我觉得教师在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时尽量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然后再分组。面对假合作交流现象,再加上一个要求,小组内外可以交流或讨论,但不能代劳,如经发现,扣除一分。如能帮助其他小组加上一分,不理不睬扣除一分。这时学生

8、就会考虑后果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目标也达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