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52899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王晶 摘要: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就起到助产作用,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鸟入林",学生"百鸟无声"的僵化局面。创设生动形象又符合科学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能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消极被动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者意识,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关键词:启发式问题情景教学新课改教学特别强调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需要能够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家往往把简单的一
2、问一答的讲授法作为启发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虽然与"注入式"教学有所区别,但是,并没有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仍然没有得到锻炼。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认知水平由已知区到未知区为。问题情境是
3、介于已知区和未知区间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学生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克服的那样一种学习情景通过教师设立一系列有难度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营造一种强烈的课堂求知气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积极的思维常常取决于问题的刺激程度。教学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有时对于一些新知识的获取往往需要教师恰当地加以点拨才能实现,"一启就发",学生并不感到怎样吃力和被动;而有的时候,即便是较简单、较容易理解的知识,学生接受起来仍感到很费劲。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往往与课堂上特定的问题情境密切
4、相关。缺少师生互动和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没能被很好地牵动,学生的积极性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所谓"跳一跳,摸得着",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无法实现。实际上,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从而使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者说是现实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释疑的强烈愿望,并且善于在特定的情境中,用自己的头脑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既情绪激昂,又头脑冷静,最终获取新知识。教育家孔子在谈到启发式教学时曾有过这样一句著名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当学生处于"愤"和
5、"悱"的状态时,教师进行启发、诱导,传授知识,才会收到最佳效果。宋代教育家朱熹这样解释:"愤",即"心求通而未得之貌";"悱",乃"口欲言而未能之状"。这里,孔子虽未直接提到"问题情境"一词,却阐明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深刻内涵。要使学生达到"愤"和"悱"的状态,教师的启发、设疑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设问题既要有一定难度,又不能超过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时,学生的思维才最活跃,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最高。因此,只有在既适应又不完全适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只有创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题参与的条件和关
6、键。下面就谈谈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一、创设活动情景,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教师为主导,书本上的概念公式为主体,反复强调其重要性及应用,而忽视了学生在理解概念,运用公式时的主体作用。新的教学模式,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相关事物中排异取同,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推出公式。让学生深入体会概念、掌握公式,并学会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如在讲授椭圆的定义到两个定点F1、F2距离之和为定长的点的轨迹时,可在两个铁钉上系上绳子,将铁钉固定后用笔沿着绳子滑动即可得到轨迹为椭圆。再将绳子长度调短,当绳
7、子长度等于钉子间的距离时能否再画椭圆。这样学生既可理解椭圆定义又加深了对于限制条件
8、F1F2
9、小于距离之和的理解。从动手中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吸引了注意力,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二、创设趣味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言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他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里,当他当他追到里处时,乌龟前进了里,当他追到里处时,乌龟前进了里......1)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
10、的路程;2)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是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三、创设应用性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高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