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68763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探索习惯创设交流氛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探索习惯创设交流氛围 摘要:为了创设交流氛围培养探索习惯,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把被动枯燥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有趣的学习过程,首先要开门见山让学生自己体验思考总结。如:三个内角和的度数的教法,利用自己操作实验直接得到验证,教师可因势利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我们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这一教育思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枯燥的学习过程
2、转变为主动有趣的学习过程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意见。 一、开门见山,速学速记 小学课本上的某些定义,可以不按常规顺序来讲解,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传统的教法是先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再折纸、分纸条、涂色,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1/2=2/4=3/6这样按部就班地教学,缩小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浪费了时间,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上课先让同学们猜一猜1/2、3/6、7/14、18/36、500/1000哪个分数最大?学生议论后,很快达
3、成一致,进而提出:“可以用什么办法证明你的看法?”学生们各持己见,“画图”、“折纸条”、“约简分数”……最后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总结定义,言词不精炼或不准确由其他同学帮助修改,最后总结出语言精确,简明扼要的定义。 这样经过学生自己体验、思考、总结、抽象的定义,不仅变得通俗易记了而且对于定义中的关键词语记忆深刻。 二、尝试操作,自得结论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某些几何概念,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让学生采用尝试操作的办法,自己得出结论,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如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几何初步
4、知识中的概念课,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呢?一开始,我们把硬纸做成的钝角三角形撕成不均等的两部分,提问:谁能用其中的一块想办法把三角形复原?同学们都认真地观察这两块纸片,并认真思考,几分钟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有的认为选择留有一个原有角的那块,因为那块大些;有的学生认为选择大的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沿着一个角的两条边可无限延长,纸片的形状大小就会发生变化;有的学生认为选择留有两个角的那块,因为它有两个原有的角延长两条边会相交于一点就能得到与原来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结合学生的回答,我用大屏幕动画演示,延长两条边相
5、交于一点,形成一个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完全重合。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另一块,用同样的方法无法使三角形还原。紧接着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原来两个角的这块纸片能复原?”还有的问:“为什么三角形中两个角确定了,另一个角也被确定了?”这时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原因,学生一旦产生猜想就使自己的思维与题目拴在一起,并步步紧跟,积极验证,总想看一看结果是否正确。抓住这一时机,我们出示了探究的问题: 1、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和是多少度? 学生通过度量和操作知道了手中三角形的内角
6、和是180°后,教师进一步引导: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请同学们从三个内角加起来是180°这个角度考虑如何证明。 学生通过讨论、实验,最后找到了把任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可拼成一个平角的证明方法。 经过一番探索实践,教师追问:“你们谁能回答,为什么有两个角的那块硬纸片能复还?”学生迫不及待地抢答:“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其中两个角被确定了,另一个角也就确定了,取其中有原来两个角的纸片,延长两条边得到的三角形就与原来的相同。”教师进一步引申、启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大屏幕出示一个三角形
7、,师问:“剪去三角形中50°的角后,你知道剩下的图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一学生抢答:“还剩180°”这时引起了争论:剪去一个角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图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思维得到发散,同时,由于手、口、眼、脑等器官的共同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对知识的形成来龙去脉也一目了然,并将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角等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问题只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他们
8、就可能寻求到更简单、巧妙的解法。 如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8厘米,求圆柱体的体积。 学生们按照常规解题:3.14×82×[502.4÷(2×3.14×8)]教师鼓励大家思考一下,大胆想象,有更简单的方法吗?学生面面相觑,无从考虑。这时,教师进行恰到好处地点拨引导:“同学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