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

ID:15844825

大小:408.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8-06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_第1页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_第2页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_第3页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_第4页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毛庄中学 李荣祥【教材分析】“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本节教材是在学习“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作了铺垫,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作了准备;更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2、设计思想】由于本节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密度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略)【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及突破策略】(一)重点:是密度概念理解。确定依据是:密度知识比较抽象,依据“大纲”要求,它不仅是初中物

3、理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材中承上启下,是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性、前提性知识,而且它在一个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突破策略:充分利用学生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借助“比值”定义密度概念。(二)难点:是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确定依据是:由于初二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较弱,利用比值法定义密度比较抽象,尽管学生经历过“应用‘比值’定义速度概念”,但把数学中“比例”应用于密度,理解“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仍有些困难。突破策略

4、: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速度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三)关键点: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教法学法】(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掌握“质量”和“质量的测量”的基础上,以实验、观察与分析为手段,让学生在讨论与总结中学习新的知识“密度”,少数部分学生能力稍低。针对毛庄中学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因材施教,合理分组,以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特长,使每组以至每位同学都享有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法选择根据物理课的特点,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是启发

5、和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能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学生实验器材:量杯、天平、细线、铁块(各11组);量杯、颜色相同的铁块、塑料块。【教学过程】导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情景导入目标1:m与v的关系科学探究教师引导:①教师出示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你有那些方法区别它们?②我们看书本上小明和小红是如何区别它们的?③你能猜想出M与V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吗教师引导:①教师引导学生排除不正确的猜想,

6、得到m与v成正比这一猜想。②你能设计出实验方案来证明你的猜想吗?③教师帮助学生查找方案漏洞,完善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收集实验证据,然后分析实验证据。思考:测量对象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铁块1铁块2铁块3塑料1塑料2塑料3①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或相近?②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③如果换几个其它物体(如盐水、酒精等)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将怎样?教师指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

7、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多,谁的方法好。学生阅读课文插图的内容[猜想与假设]学生讨论、发言:m=vm与v成正比,m与v成反比。[设计实验]学生讨论、研究,确定实验方案。比一比谁的方案好。[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学生进行实验,收集实验证据,将实验数据填在设计的表格里。[交流与合作、分析结论]学生结合所测实验数据交流与合作。归纳并得出结论。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区分,方案较多应给予鼓励。设计实验对学生要求较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实验技能。如果学生

8、不能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归纳出结论可用思考问题的方式启发归纳,效果就很好了。(由于实验误差影响,比值可能相近,要引导学生尊重事实)【教学反思】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本课题我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又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物理的魅力。在教学方式上也严格按照新课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