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全麻通气功能的临床观察

喉罩全麻通气功能的临床观察

ID:15210472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喉罩全麻通气功能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喉罩全麻通气功能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喉罩全麻通气功能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喉罩全麻通气功能的临床观察_第4页
喉罩全麻通气功能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喉罩全麻通气功能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喉罩全麻通气功能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喉罩全麻的通气功能。方法择期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即分成:喉罩(LM)和气管插管(TT)两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后,两组病人分别插入喉罩和气管插管,麻醉机控制呼吸。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控丙泊酚的输注速度,保持麻醉意识水平在40~60之间,监护仪监测插管后1min、5min、10min、30min、60min各时点生命体征数值,并在30min检测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各时点生命体征比较,气管插管后1min、5minTT组SBP升高(P<0.0

2、1),10minSBP也有升高(P<0.05)。插管后1min、5minTT组DBP升高(P<0.05)气管插管后1minTT组HR增快(P<0.01)。两组患者插管后30min时点Detax监护仪数值与血气分析比较,血气分析PaCO2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喉罩机械通气效果良好,在监护仪的有效监测下全麻应用是安全的。【关键词】喉罩;脑电双频指数;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血气7喉罩(laryngealmaskairway,LMA)作为一种新型的通气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在全麻控制呼吸中,可以

3、代替气管插管。喉罩的通气功能变化如何?人们极为关注。本文全麻应用Detaxs-5监护仪连续动态观察喉罩和对应的气管插管的通气功能变化,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男16例,女24例,年龄20~60岁,身高153~175cm,体重45~70kg。随即分成两组:喉罩(LM)和气管插管(TT)组,每组20例。手术种类: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小肠肿瘤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卵巢肿瘤切除术。1.2方法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10μg/kg,鲁米那钠2mg/kg,麻醉诱导:咪唑安定

4、0.1mg/kg,芬太尼4μ7g/kg,仙林0.1mg/kg,福尔利0.4mg/kg。维持麻醉:丙泊酚静脉持续微量泵注入,间断注入仙林保持良好肌松,定时追加适量芬太尼。采用OMEDA210麻醉机机械通气,氧流量0.8L/min,潮气量8ml/min,呼吸频率12次/min。两组病人保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0~60水平,随时调控丙泊酚的输注速度。1.3监测指标脑电双频指数(BI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IP)等生命体征,分别记录麻

5、醉诱导前、插管后1min、5min、10min、30min、60min各时点的数值,插管后30min时点行血气分析(BGA)。1.4监测方法BIS监测采用Aspect-2000型监测仪;SBP、DBP、HR、SpO2、PETCO2监测采用Detaxs/5监测仪监测;SpO2监测手指末端氧饱和度;PETCO2监测采用旁流监测法测定人工气道末端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IP采用OMEDA210麻醉机进行监测。7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2结果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显

6、著性(P>0.05)。2.2两组患者各时点生命体征比较气管插管后1min、5minTT组SBP升高(P<0.01),10minSBP也有升高(P<0.05)。插管后1min、5minTT组DBP升高(P<0.05)气管插管后1minTT组HR增快(P<0.01)。见表1。表1两组患者各时点生命体征比较注:组间比较**P<0.01*P<0.052.3两组患者插管后30min时点Detax监护仪数值与血气分析比较7血气分析PaCO2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2Detax监护仪数值与血气分析比较注:De

7、tax监护仪与BGA比较**P<0.013讨论1983年英国医生Brain首先应用喉罩以来,喉罩作为一种新型维持气道的工具迅速的得以发展[1]。第三代喉罩采用双管设计,操作方便、定位准确、胃肠减压,病人易于接受,喉罩更广泛普及临床麻醉。本研究显示喉罩全麻中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避免了气管插管引起的一过性心血管反应。本研究显示全麻通气指标设定潮气量8ml/min,呼吸频率12次/min,氧流量0.8L/min,气管插管与喉罩的通气情况均良好,未发生二氧化碳潴留、高碳酸血症以及缺氧等危险。喉罩与气管插管相比气道峰压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际值稍

8、低于气管插管。这可能气管插管的导管刺激引起气道应激状态升高,气管收缩有关。7ETCO2监测开始使用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列为术中常规监测项目之一[2]。理论上正常人PETCO2≈肺泡内CO2分压(PA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