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04126
大小:31.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丝裂霉素c 联合可调节缝线在老年患者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在老年患者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作者:楚建设姜雪峰王旭飞【关键词】小梁切除术;可调节缝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丝裂霉素C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各种原因的眼部缺血导致新生血管长入房角组织,导致房角被血管膜覆盖,同时纤维血管膜收缩,房角最终完全关闭,属于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常见病因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部缺血综合征、眼部炎症、肿物等。由于病因复杂,常导致极难控制的高眼压及剧烈眼痛。有报道,单纯滤过手术成功率仅为11%~33%〔1〕。这种眼压升高通常难以控制并因之失明。因此对高危病人进行及时检查、尽早发现新生血管、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是有效控制眼压和保留较好视力的
2、关键〔2〕。本文拟回顾分析老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单纯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丝裂霉素C(MMC)湿敷及可调节缝线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 2007年10月~2009年1月我院住院的85例9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老年患者,单眼74例,双眼11例;年龄60~74(平均68.9)岁;男51例,女34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5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3眼、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5眼和病因不明3眼。随机分成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常规组)44例48眼,年龄60~73(平均69.1)岁,男28例,女16例;小梁切除术联合行
3、巩膜MMC湿敷及可调节缝线组(联合组)41例48眼,年龄60~74(平均68.2)岁,男23例,女18例。两组年龄及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异。 1.2术前准备 术前所有患者均经20%甘露醇静点、醋甲唑胺口服、噻吗洛尔眼液点眼,充分降压后,有23眼术前眼压高于正常值。术前视力在0.4~无光感之间,其中无光感4眼。角膜透明者,术前仔细检查房角,明确虹膜根部的新生血管情况,以便术中尽量避开,同时术前常规给予注射用血凝酶(立止血)1kU肌注,防止术中出血。 1.3手术方法8 所有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根据术前房角检查结果,选择虹膜根部无新生血管或新生血管少的部位做巩膜切口。做穹窿部为基底的球结膜
4、切口。常规组常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组做好巩膜瓣后,将浸有浓度为0.4mg/mlMMC小棉枕放在巩膜瓣下湿敷4min后取出。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确切的冲洗后,切除小梁并做虹膜根切。巩膜瓣以10/0进口尼龙线缝合顶端2针,2针为活结可调节缝线,缝线游离端自上穹隆穿出,外露线环。缝合球结膜切口。两组在行虹膜根切前,用巩膜烧灼器头部轻灼小梁咬切处的虹膜,使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闭锁,再行虹膜根部切除。这样有效防止虹膜根切时虹膜出血,避免因出血导致的手术失败。 1.4术后观察 术后给予抗生素眼液、激素眼液点眼,预防感染、减轻炎症反应。同时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联合组术后2~3w拆除可调节缝线。所有
5、患者住院8~13(平均9.7)d,每日观察滤过泡情况,隔日上午9点检查1次眼压。术后患者随访眼压4个月,在不使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维持在21mmHg以内者,视为手术成功。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的t检验和计数资料的χ2检验。8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前房形成情况 常规组病人按Spaeth浅前房分度,术后1~7dⅠ度浅前房8眼(16.7%),经过局部激素点眼、散瞳治疗出院时均恢复。余者均前房形成良好,无浅前房发生。联合组病人无浅前房发生。无浅前房发生病人术后3d给予常规术后眼球按摩,促进滤过。 2.2两组患者滤过泡情况 联合组弥散扁
6、平型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40眼(83.3%)〕明显高于常规组〔29眼(60.4%)〕(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水平比较 住院期间常规组眼压〔(18±3.7)mmHg〕明显高于联合组〔(13±1.7)mmHg〕(P<0.05)。术后随访4个月,常规组手术成功率〔37.5%(18/48)〕明显低于联合组〔79.2%(38/48)〕(P<0.05)。常规组30眼中因眼压过高行二次手术(睫状体冷冻、复合小梁切除术、眼球摘除)16眼。联合组10眼在单纯一种降眼压眼液点眼能够控制眼压在30mmHg以下。8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前房出血各1眼,给予止血、头高仰卧
7、位,1w内出血完全吸收。两组术后均无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脉络膜脱离及切口渗漏等。 3讨论由于眼内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导致各种炎性细胞、血浆蛋白大量渗漏,还会导致各种促新生血管因子的渗出,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白介素6(IL6)等〔3〕。这些都大大促进了手术区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细胞外间质的合成,导致手术区的组织瘢痕化,阻碍了房水的引流和扩散,最终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中联合使用有效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