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ID:15194355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1页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2页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3页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4页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覃茜,唐任光,蔡奎,曾冬云,韦彩成,卢璐,张婧萱【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尿酸(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检测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以及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TBIL、UA含量,同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CHD患者中AMI组、UAP组和SAP组TBIL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MI组、UAP组和SAP组UA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CHD各组间TBIL、UA含量变化与疾病

2、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和UA水平对预测评估冠心病有一定临床价值。【关键词】冠心病;总胆红素;尿酸6  冠心病是目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心脏疾患,一直被认为与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而这些危险因素不能完全解释冠心病的病因。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血清尿酸和总胆红素变化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1,2],且它们在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含量,了解血清总胆红素、尿酸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对象与方法  1.检测对象CHD患者150例,男80例,女70例,平均年龄

3、为62.5±2.7岁,病例选自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病人,符合WHO诊断标准[3],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61.2±2.5岁,选自同期健康体检者,经全面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无心、脑、肝、肾、内分泌疾病。  2.检测方法受检者清晨空腹采血,分离血清后,TBIL、UA以酶法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用试剂均为四川迈克试剂公司提供,同时,每天在质控在控情况下进行,质控物为英国朗道公司提供。  3.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

4、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CHD组与对照组TBIL、UA水平比较6CHD组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UA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CHD各组与对照组的TBIL、UA水平比较CHD各组间TBIL、UA含量差异也有高度的显著性(P<0.01)。CHD组间UA水平含量随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TBIL水平含量随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而降低。见表2。  表1CHD组与对照组TBIL、UA水平比较(略)  表2CHD各组与对照组的TBIL、UA水平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相比※P<0.01,与UAP组比较,

5、△P<0.01,与SAP组比较,▲P<0.01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表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氧自由基在A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AS斑块中的脂质主要来自氧自由基所诱导的LDLC中氧化的脂质的重要环节[4,5]。胆红素是生物体的一种自然的内源性抗氧化剂[6],可有效抑制LDL6C的氧化修饰,减少自由基及其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防止AS的形成。血清中的胆红素主要来源有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小部分来自其他含血红素辅基的蛋白质分解。长期以来,胆红素作为肝胆系统疾病的指标为人们所

6、接受,但很少提及其与AS的关系。Schwertner[1]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首先发现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负相关,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50﹪,CHD的发生率增加47﹪,因此认为低水平的胆红素可能是发生CHD的危险因子[1,2]。在CHD组与对照组TBIL水平比较中,CHD组中的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而CHD组间AMI组低于SAP组和UAP组,表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持续降低对冠状动脉的保护作用减弱,可能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尿酸是人体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尿酸在CHD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心肌组织缺血、缺氧,启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等生化反应

7、系统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等氧自由基,而尿酸测定可间接反映氧自由基的水平,同时尿酸可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性,直接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关CHD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已有研究证实[2],CHD患者血UA水平较非CHD患者升高,而血尿酸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间的关系则很少报道,对于血UA是否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仍有争议。有研究表明[7],血UA与年龄、性别、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和糖尿病等有协同作用,不构成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也有报道认为[8],UA是CHD的独立致病因子。本资料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