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ID:15193834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的比较。方法从我院两年来收治的68例ICP患者中随机分两组,以不同治疗方法来比较母婴预后。结果治疗中在西医方案下加入本院中药制剂煎服的疗效胜于纯西药治疗。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治疗中在西医方案下加入本院中药制剂煎服的疗效胜于纯西药治疗。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以孕晚期皮肤瘙痒、黄疸为主要症状,并有胆酸、肝酶升高等生化指标异常。ICP患者的预后良好,但易危害胎儿,导致

2、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提高,已引起围生医学界的重视,本研究对我院两年来收治的68例ICP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及母婴预后分析,治疗疗效的比较治疗中在西医方案下加入本院中药制剂煎服的疗效胜于纯西药治疗,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1年12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及住院的ICP患者68例,年龄21~34岁,平均25岁。孕周31~38周,平均孕周为35.2周。1.2ICP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1〕。排除皮肤病引起的瘙痒和其他肝脏疾病引起的肝功能异常。51.3分组与治疗68例ICP患者随机A、B两组。A组

3、34例,用熊去氧胆酸(VDCA)250mg,每天1次,14天为1疗程;鲁米那0.03g,每天2次,14天为1个疗程;10%葡萄糖液500ml加入肌苷0.4g、维生素K110mg、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其中地塞米松10天后开始渐减量,每2天减去原药量的1/3。B组34例,除用上述治疗外,加用中药(本院制剂)煎服,150ml/d,分2次口服。治疗期间监测胎心、胎动、NST、羊水指数及肝功能、TBA指标,必要时重复第1个疗程治疗。如果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羊水量明显减少、TBA持续升高等,随时终止妊娠。1.4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后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羊水过少、早产

4、、阿氏评分≤7分、新生儿发病率、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围产儿死亡等指标综合评定。1.5统计学分析由于数据量较小,且部分类别的个数较小,比如死亡个数与窘迫数等,只有住院个数与门诊个数达到了20多个,但仍未满足统计要求的30个以上,所以不能进行卡方拟合检验。在此,本文采用列联分析中的Fisher精确检验方法对两组的所有症状进行处理。数据处理运用DataProcessingSystem既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第一步:列联表处理对于A、B两种处理方法,假设A取值为A1A2…Ar,B取值为B1B2…Bs,将A和B的各种情况的组合用一张r×s的列联表表示,称为r×s二维列联表。5第二步

5、:Fisher精确检验首先为检验设定原假设与被择假设①原假设;既中西医治疗与西医治疗无显著性差异②检验统计量及分布2结果分析可知,p值为0.02129,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中西医治疗与西医治疗无显著性差异的原假设。所以经对近几年我院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可知,治疗中在西医方案下加入本院中药制剂煎服的疗效胜于纯西药治疗。3讨论ICP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发病机制学说众多,可能与遗传、雌激素及环境因素有关,具有家族性、复发性,并且雌激素浓度高的敏感妇女易出现〔2〕。ICP对母体的危害不大,主要危及胎儿。西医治疗联用熊去氧胆酸(VDCA)、地塞米松、鲁米那、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

6、K、肌苷等。VDCA能拮抗疏水性胆汁酸的细胞毒作用,保护细胞和细胞膜,防止肝酶溢出;抑制肠道其他胆酸和致痒物质的吸收,纠正内源性胆盐的肠肝循环紊乱,降低血胆酸水平;其利胆作用也可防止胆汁淤积,降低血清胆红素。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K、肌苷有提供能量、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地塞米松能通过胎盘减少胎儿肾上腺脱氢表雄酮(DHEAS)的分泌,减少雌激素产生而治疗胆淤;它还有非特异的降胆红素作用,并可阻止肝损害,促使胎肺成熟,减少早产儿呼吸窘迫的发生。鲁米那是镇静剂,也是一种酶诱导剂,能增强肝脏消除胆红素的能力,使血中胆红素下降。5中医认为ICP属中医黄疸症,其机制在于脾与湿。湿浊蕴积

7、日久化热,而致湿热黄疸,所以其治疗机制在于健脾与清热利湿。故我院采用中药煎服,一日二次。其主要药物:茵陈、金钱草、山栀、黄芩、甘草、白术。茵陈、金钱草有显著的利胆作用,有增强胆汁酸和胆红素的排泄,其中的叶酸成分又可改善胎盘的血流灌注,为中药治疗ICP的君药。山栀有利胆,可降低血中胆红素作用,中医认为栀子能清湿热、通利小便,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促进胆红素从尿中排泄,为臣药。黄芩有清热利湿,有镇静、利尿、利胆和保护肝脏的功用,中医认为黄芩可清热解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