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ID:15191604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对返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80例经胃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以奥美拉唑20mg,1次/d口服,对照组泰胃美800mg,每晚睡前1次口服。于治疗后8周内观察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疗效,并于8周后对54例进行胃镜复查,观察镜下总有效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8周后胃镜复查RE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两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

2、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是治疗RE的理想药物。【关键词】奥美拉唑;泰胃美;食管炎;返流性  返流性食管炎(RE)是临床上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与酸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临床特点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痛等症状,胃镜下可见食管黏膜损害,不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Barrett食管、食管狭窄等并发症,临床上治疗RE的药物较多,我院对40例RE患者用奥美拉唑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病例选择5  1.1临床资料病例选自2001年2月至2006年6月我院消化科门诊,所有患者均有烧心、反酸、胸痛等胃食管返流相关症状,胃镜证实为RE。并排除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及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其

3、他全身性疾病,4周内未服用过抑酸剂及其他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共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17岁~72岁,平均年龄48.3岁。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6岁~73岁,平均年龄49岁。胃镜检查80例,按洛杉机分级标准将RE分为4级[1]。A级:黏膜有破损,但破损直径<5mm;B级:黏膜破损直径>5mm,但破损间无触合;C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但不超过食管周径的3/4;D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且超过食管周径的3/4。治疗组40例,A级20例,B级11例,C级5例,D级4例。对照组40例,A级20例,B级12例,C级5例,D级3例。  1

4、.2治疗方法治疗组奥美拉唑20mg,1次/d口服,对照级泰胃美800mg,每晚睡前1次,疗程均为8周。用药期间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愈合情况,药物副反应。两组各有19例在治疗前后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  1.3观察方法5对全部80例患者的症状及复查胃镜的54例患者黏膜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为好转,症状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内镜下,食管炎症消失者为治愈,明显减轻者为有效,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  2结果  2.1临床症状的缓解治疗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

5、症状痊愈29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痊愈2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  2.2胃镜检查对有食管炎症的A、B、C三级患者54例,进行胃镜检查,治疗组炎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07%,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3.08%。  2.3毒副作用治疗组仅有3例出现口干。血、尿常规,肝肾功检查,未发现异常。  3讨论  胃食管返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根据内镜所见分返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胃食管返流5病。参照北京、上海地区成年人胃食管返流病相关情况,RE患病率为

6、1.92%。胃食管返流病常采用分段治疗,对改变生活方式无效时,考虑药用治疗,对仅有症状无食管黏膜组织学损害者,H2受体阻滞剂或胃肠促动力剂常可取得满意疗效[2],但对存在食管黏膜损害的RE患者,用质子泵阻滞剂治疗,疗效明显优于H2受体阻滞剂[3]。奥美拉唑为一种质子泵阻滞剂(PPI)。在胃壁细胞的管泡及分泌小管的细胞膜上分布着氢钾三磷酸腺苷酶(H+K+ATP酶),该酶是介导胃酸分泌的最终途径,能将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而将H+泵出细胞外,H+与Cl-结合成胃酸。PPI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的失去活性,导致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移至胃腔中而

7、抑制胃酸分泌。大量研究证明胃内pH<4的胃液含有活性胃蛋白酶,可引起返流症状,损伤黏膜,故提高胃内pH到4以上是治疗RE的关键。PPI能维持抑酸作用达24h[4],对幽门螺杆菌(HP)还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有利于食管黏膜的愈合。泰胃美为组胺H2受体拮抗剂(H2RA),通过阻断组胺H2受体而发挥显著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促进酸相关性疾病的愈合。但是,由于H2RA不能抑制其他酸刺激途径,故抑酸作用较PPI弱,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