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虚痰毒”学说探讨脂肪性肝损伤的辨治思路

从“气虚痰毒”学说探讨脂肪性肝损伤的辨治思路

ID:15128044

大小:32.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从“气虚痰毒”学说探讨脂肪性肝损伤的辨治思路_第1页
从“气虚痰毒”学说探讨脂肪性肝损伤的辨治思路_第2页
从“气虚痰毒”学说探讨脂肪性肝损伤的辨治思路_第3页
从“气虚痰毒”学说探讨脂肪性肝损伤的辨治思路_第4页
从“气虚痰毒”学说探讨脂肪性肝损伤的辨治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气虚痰毒”学说探讨脂肪性肝损伤的辨治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气虚痰毒”学说探讨脂肪性肝损伤的辨治思路【关键词】脂肪肝;气虚痰毒;病因病机;益气化痰解毒脂肪肝是由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变甚至肝癌的发生,其肝纤维化发生率达25%~39%,肝硬化发生率为8%~31%[1]。由于在世界范围内脂肪肝发病率急剧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而其后期肝硬化、肝癌的危害性、难治性,使对本病的防治研究已成为国际医学领域的重大项目。现代医学迄今尚无较满意的治疗方法和有效药物,且降脂药物多具有肝毒性,所以,探寻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等脂肪性肝损伤的中医

2、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规律意义重大。笔者在对脂肪肝病因病机认识及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的积淀,认为“气虚痰毒”为脂肪性肝损伤的主要病机、脾虚是发病的基础、痰毒为主要病理因素、本虚标实为病机特点,益气化痰解毒、肝脾肾并治为脂肪性肝损伤的治疗大法。  1中医理论基础  1.1病名9  根据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征,脂肪性肝损伤属于中医“肥气”、“积聚”、“痰浊”、“酒积”、“酒癖”等范畴。《难经·五十六难》云:“肝之积名曰肥气。”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首次提出“酒积”病证。巢元方则以“酒癖”论之,

3、《诸病源候论》曰:“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于胁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  1.2病因病机  纵观古代诸家之论,多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嗜酒无度是脂肪肝主要病因,其病机可概括为气虚、痰、湿、瘀、积、热、气滞等。如《素问·奇病论》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证治汇补》曰:“好酒之人,湿热内积,生痰动火。”《丹溪心法·积聚》亦云:“因食、酒、肉、水、涎、血、气入积,皆因偏爱停留不散,日久成积块……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湿热……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认为“五味之过,疾病蜂起”,强调嗜酒之人易患积证,气虚是

4、致病之本。《吴少怀医案》将病机概括为“气郁而湿滞,湿郁而生热,热郁而痰结,痰郁而血凝,血瘀而食不化,食积而积成,此六者皆相因而致病”。9  总之,中医学认为,脂肪肝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肥胖、嗜酒、药毒损害等。其病机概括为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肝脾不和、湿热内蕴、痰浊瘀阻、气虚血瘀等,故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健脾祛痰、清热化湿可作为本病的基本大法。谷氏[2]认为,  该病系饮食失调,或感受湿热疫毒,或久病体虚;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终致痰瘀互结,闭阻肝络;治疗以活血化痰为根本大法。乔氏等[3]则指出,肝郁脾虚是脂肪肝的基本病机

5、,强调辨证之要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姜春华教授提出“瘀血郁肝是病原,气虚体弱是病体”的观点,强调正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而尤以脾胃虚弱为主要关键[4]。《张氏医通》说:“饮食劳倦之伤,皆足以致痰凝气聚……然必因脾气衰而致”。  笔者在总结历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气虚痰毒”病机新说。患者因长期嗜食甘肥、醇酒,或消渴久病,脾伤气弱,痰湿内蕴,“土壅木郁”,脾病及肝,肝失疏泄,气血不畅,以致痰、湿、酒、瘀久蕴成毒,痰毒结聚于肝积久而成,即以脾虚为发病基础,痰毒是主要病理因素。其病位在肝,病源于脾,本虚标实为其病机特点。  所谓“毒”,泛指对机体有不

6、利因素的物质。《金匮要略心典》云:“毒者,邪气蕴结不解之谓。”说明诸邪积聚,日久成毒,是众邪的必然转归,也是正衰积损,无力驱邪排毒的必然趋势。《医医琐言》云:“万病唯一毒。”说明任何疾病在其病理演变过程中都可产生“毒”。王永炎院士[5]亦明确指出:“9主要是邪气亢盛,败坏形体即转化为毒,毒系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过多而生成”。  毒邪有内外之分,脂肪性肝损伤之毒主要是内生之毒。笔者认为,该“毒邪”是脂肪性肝损伤的重要病理因素,包括从口而入的酒毒,或痰湿久蕴化热蕴毒,或久病入络、痰瘀郁久化毒,或内外合邪、相互为

7、毒。该“毒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病由毒起,热由毒化,毒邪进一步伤肝损络,由气及血,耗伤正气,以致络脉瘀滞、络脉空虚、络毒蕴结、络脉损伤,或由微及渐,或因盛而变,善变顽固,变化多端,缠绵难愈。如万全在《万氏家传点点经》中提出“酒毒”之害:“酒毒湿热非常,肆意痛饮,脏腑受害,病发不一”。  2现代医学理论基础  对于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国外学者曾提出两次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第二次打击为诸多原因导致体内自由基增多,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酒精、游离脂肪酸(FFA)的肝毒性及内毒素(LPS)、核因子

8、κB(NF-κB)介导的细胞因子致肝细胞炎症、坏死或凋亡[6]。而且脂肪性肝炎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