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09857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leep治疗后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LEEP治疗后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临床分析作者:王晓银徐洲梁开茹刘敬涛【摘要】目的:探讨LEEP治疗后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150例,分为A、B、C三组,A组单用LEEP治疗,B组在LEEP治疗一个月后阴道放置辛复宁,C组在LEEP治疗一个月后阴道交替放置辛复宁和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手术时间,阴道流液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B、C两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特别是C组,治愈率高达94%。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
2、学差异(P<0.05)。结论:LEEP治疗后阴道放置辛复宁或辛复宁和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可以提高LEEP宫颈治疗的治愈率。【关键词】宫颈糜烂;LEEP;辛复宁;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阴道放药7宫颈糜烂是有性生活女性常见、多发的疾病,积极防治宫颈糜烂不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而且是预防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临床上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我们采用LEEP(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糜烂,并在术后一个月复查时阴道放置辛复宁或者辛复宁和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
3、2007年10月~2008年4月就诊于我院妇科宫颈专科门诊,诊断为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共150例,年龄24~45岁;均为已婚已产妇女,其中宫颈重度糜烂88例,中度糜烂62例,患者要求LEEP物理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阴道清洁度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宫颈活检和阴道镜证实为宫颈慢性炎症,排除了CIN及宫颈癌。对术前检查阴道炎者均进行治疗后再行手术。将患者按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教材分类[1]。按照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三个信封内分别装入写有A、B、C的字条,让准备手术的患者抽取信封,将其纳入对应试验组。A组患者中,中度21例,重度29
4、例;单纯型20例,颗粒型25例,乳头型5例。B组患者中,中度21例,重度29例;单纯型糜烂20例,颗粒型糜烂21例,乳头型9例。C组患者中,中度29例,重度31例;单纯型25例,颗粒型18例,乳头型7例。术后两个月内禁止性生活,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来院复诊,并详细了解阴道流液、出血及创面愈合等情况。有阴道流血多或者分泌物异味急诊。三组病例无一例失访。三组病例,年龄,宫颈糜烂类型无差异(P>0.05)。 1.2方法7 1.2.1药品与材料 LEEP刀是WALLACH公司生产的QUANTUM2000高频电刀,设置切割功率为
5、50W,电凝功率为20~25W。辛复宁(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产,国药准字S20050075。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每片含氯喹那多200mg、普罗雌烯10mg),北京北大药业有限公司产,国药准字H20065500。 1.2.2治疗方法 于月经干净3天~7天进行LEEP治疗,根据宫颈病变的范围和深度选用不同型号的LEEP刀头,环形切除宫颈病变组织,深0.3cm~0.7cm,宽度超出病变组织0.2cm~0.3cm,尽量一次性切除病变组织,若病变范围广,可分次切除,球形电极电凝止血,术后抗生素口服
6、1周。术后一月复查时妇科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术后第二、三月复查时均需在阴道镜下观察。A组为单用LEEP治疗;B组为LEEP治疗一月后加用辛复宁阴道放药6粒,隔日一粒;C组为LEEP治疗一月后加用辛复宁和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各6粒交替阴道放药。 1.3疗效判断标准[2]①治愈:宫颈光滑,糜烂面消失,宫颈上皮全部磷化;②有效:糜烂面积缩小>50%;③无效:糜烂面无变化。7 1.4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χ2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 2结果 2.1三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比较 三组术中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组间比较均无
7、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三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2.2三组术后阴道流夜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感染的比较 三组术后阴道流夜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出血量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543,P>0.05),其中A、B、C组术后出血量>月经量分别为3、5、4例,其中有3例病人经局部上药、阴道填塞无效再次用LEEP止血。术后感染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514,P>0.05)(见表2)。表2三组术后阴道流夜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感染 2.3治疗效果的比较7 三组之间治
8、疗效果比较有差异(χ2=18.012,P<0.0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后,A组与B组治疗效果比较(T=0.34,P<0.05)、A组与C组治疗效果比较(T=0.48,P<0.00),B、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