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品味语言专题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

ID:1509900

大小:409.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1-12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_第1页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_第2页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_第3页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_第4页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品味语言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专题之一:—品味语言授课人:万萍高考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练习诗歌鉴赏题时,一定要养成反复诵读,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阅读习惯。专题之一、品味诗歌的语言品味语言,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品味语言的角度:一、遣词用语1、动词2、修饰词3、叠词4、色彩词二、语言风格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

2、别的痛苦。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1、动词是我们鉴赏诗歌用语的重点,要善于通过动词的使用来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2、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细字,脉脉绵绵,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的细密。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

3、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3、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例: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4、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4、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4、色彩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有时可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有时也可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例1、“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5、,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例2、“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

6、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7、,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四)、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

8、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