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议构式语法与英语语句的理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构式语法与英语语句的理解 【摘要】Goldberg的构式语法是对语言本质的一种崭新的认识,对先前未能解释的语言结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也使我们对英语语句的理解机制有了新认识。构式是形式、意义和功能的统一体。Goldberg的构式语法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笔者认为若能将动词的动态性意义与构式意义相结合会更加符合认知规律、有助于语句理解。 【关键词】构式语法语句理解论元结构 一、引言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Grammar,简称CG)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语言的一种新方法,由C.J.Fillmore(1990),AdeleE.Gold
2、berg(1995)和PaulKay(1995)等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构式语法理论是根据Fillmore(1982)框架语义学的理论思想形成的,是基于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语法理论体系,国内已有若干文献用以研究汉语及英汉语对比分析。 二、构式语法的认知基础 人类不是通过先天赋有的能力习得语言的,赖以掌握语言的输入是十分丰富的,且习得语言与习得其他知识一样,都借助于一般的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结构受到语言使用的影响,语言的功能使语言形式得以形成或改变。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一个句式就是一个完整的认知图式,类似于格式塔完形(Gestalt),
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意义不等于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句式整体意义的形成是由一些基本认知原则如“顺序原则”、“相临原则”、“包容原则”和“数量原则”在不同的概念域中反复地起作用,只有把握句式的整体意义,才能解释许多分小类未能解释的语法现象,才能对许多对应的语法现象作出相应的概括。 三、构式语法要素 包括论元结构与图式构式。抽象概括的句型在构式语法里,语素、词、复合词及全固定的习语叫实体构式(substantiveconstructions),这些构式在词汇上是固定的,即其组成分子不可替代,而半固定习语以下的构式都称为图式构式(schemat
4、icconstructions)(Fillmore,1990),本部分将重心放在后者的探讨上。 论元结构(argumentstructure)以AdeleE.Goldberg的研究成果为代表,她列出如下类型:(a)双及物结构:“X使Y得到Z”e.g.,Richardbakedmeacake.。(b)使役移动:“X使Y在路径Z上移动”e.g.,Patsneezedthenapkinoffthetable.。(c)结果:“X使得Y变成Z”e.g.,Shekissedhimunconscious。(d)不及物:“X移向Y”e.g.,Theflybuzzed
5、intotheroom。(e)意动“X指向Y”e.g.,SamkickedatBill。2 过去的语法研究集中在对动词及其作用的讨论上,认为动词携带了有关句法和语义的最大信息量,但是动词所具有的对句子整体意义的预测能力并没有我们过去所想象的那么强劲(董燕萍、梁君英,2002)。在Goldberg看来,论元角色比具体的动词更能说明形式的表层概括。 例如,动词kick在不同的结构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动作特征(Goldberg,1995)。 (a)Patkickedthewall. (b)PatkickedBobblackandblue. (c)Pat
6、kickedthefootballintothestadium. (d)Patkickedatthefootball. (e)Patkickedhisfootagainstthechair. (f)PatkickedBobthefootball. (g)Thehorsekicks. (h)Patkickedhiswayoutoftheoperatingroom. 在传统配价理论中,kick是一个二价动词,一个具有施事和受事两个论元的及物动词。(a)是kick的典型用法,表及物动作,但在(b)(c)(e)(f)(h)中,kick是有三个论元的
7、及物动词,充当第三个论元的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和介宾短语,其构式意义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动作类型:(b)状态变化,(c)使役移动,(e)kick的动作通过对象传递到另一对象上,(f)物体传递,(h)主语所指的移动,(d)表示企图动作,而(g)中kick只有一个论元,仅代表主语单纯的动作.因此,在不同的句式中,kick体现出不同的论元结构。构式既然是形式-意义/功能的对应体,每个构式就有自己的含义,不过分依赖动词的意义,构式形式的变化将导致意义的改变,即使动词是一样的。所以,在Goldberg看来,上述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独特的构式,有不同的论元结构,可以赋予
8、句子不同的论元,数量上可能会与动词的论元不一样,这正符合她的动词不能预测句子意义的观点。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