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论文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论文

ID:26009806

大小: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4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论文_第1页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论文_第2页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论文_第3页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论文_第4页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论文.freelore的框架语义学涉及百科知识、常识,尤其是理解的有力支撑;Lakoff的概念隐喻、Panther和Thornburg的句法转喻理论可以解释构式义的引申;Talmy的动能理论和事件结构是概念转喻的使成条件;Geerarts的语义场语义学涉及不同语体的同义分层关联……辅以这些理论,构式语法可以使人们更清楚、更全面地看到概念与语词、句法与词汇、语内机制与语外使用的各种互动关联。基于上述讨论,可以认为语言是一个宏大的网络系统。一个构式就是此网络中的一个结点,每个构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属性,但总体上可以粗略地加以分类。一般来说,语言中存在两大类构式:小整

2、体基本构式和大整体复杂构式。前一类构式涉及词语,为实体构式(substantiveconstruction),本研究专注的单宾语句主要涉及名词和动词,由于篇幅所限,只关注其中的动词构式;后一类构式涉及命题、事件、语义、语用功能,为图形构式(schematicconstruction)。属于实体构式的小整体构式就是整体网络中的生成元,它可与某个或几个大整体构式整合起来使用,但它们之间并不形成严格的管辖层级。尽管现代语言已高度发达,但为了理清思路及方便叙述,本研究将以溯因推理(abduction)方式,按语言发生发展的顺序,先探讨单宾语基本构式的认知成因及其功能,即先探讨小整体基本构式类,

3、然后再讨论大整体复杂构式类以及两大类构式间的互动关系。二、对单宾语基本构式类的讨论语言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类的信息交流需求密不可分。根据张今和陈云清的构拟,在漫长的人类初期生活中,劳动与合作渐渐产生语言的雏形。首先产生的是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动词,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语言及其他认知机能对人类心智的培育与促进,人类的抽象思维(包括概括、记忆、联想、推理、预见能力)也发展了起来。人类需要更为复杂和详细的信息交流。于是人类将代词、指示词、专有名词、类名词等发展起来,并把这些词置于动词的前后以使用于与原先不同的其他场景。由于前述的类似原因,工具、方式、地点、时间、目的、原因、结果、程度等概念也逐

4、渐符号化。在此,本文假定汉语词“吃”有其独特的语义表现,并以此为例来做说明。基于《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语料,我们将该词的语义和题元配置归为三类:(1)“(通过嘴)摄入”,如“我吃过这种瓜”、“吃了饭再走”;(2)“摄入+使成条件”,如“吃食堂”、“吃大碗”、“吃劳保”;(3)“接受”、“消灭”,如“吃苦头”、“道林纸不吃墨水”、“吃了敌人一个团”。第一类句子含有动词的典型词义;第二类句子中的受事被替换为其他相关题元,如地点、工具,是转喻引申使然;第三类句子中的受事题元可以认为保持不变,但动词义受到隐喻引申。此外,动词“吃”还可与补足成分形成动结式:“吃好”、“吃透”,以及动趋式:“吃出来

5、”、“吃起来”。再来详述上述语言发展进程中动词的扩张情况。随着初民心智的发展,外部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人们需要更多词语来进行认知和表达,于是就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词语,包括各种动词。显然,不同的动词有不同的形义,并与不同的下位名词搭配形成不同的互动关系,因此不同动词的题元配置也可能不同。例如根据李芳杰对汉语动词的调查,动词下位的题元可以归为下述十五类:受事、对象、结果、处所、使事、工具、方式、时间、目的、与事、施事、系事、原因、同源、杂类。值得关注的是,汉语中还有施事做动词下位词的例子,如“吹风(电扇)”、“淋雨”、“晒太阳”、“看医生(中医)”。超常语例有“恢复疲劳”、“帮忙”、“救火

6、(灾)”等。很多动词的题元配置集有其独特性,在习得中无规律可循,需区别对待,如“哭鼻子(穷、命运、灵、长城)”、“哭天抹泪”。一般来说,每个动词均先得到个别人的认可,然后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被不断地使用,其独特的音义匹配前后附有特定的题元配置集。动词及其题元配置集就是该动词的构式。因此,每个单宾语动词都是一个构式,每个构式都与其独特的常识背景相关联。其中有些动词使用得较少,仍保持原来的词义和题元配置;而那些高频使用的动词,人们在不断使用中又以不同名词来与之搭配,使其题元配置和原义发生微变,最终使同一构式中产生多义现象,即一构多义,如前所举的“吃”。尽管各基本构式由于动词义不同而有所不同

7、,但构式之间有重要的相似之处。首先,在语符排列次序上这些构式都为“主体词+动词+客体词”,主体词指称动作的启动者(施事),客体词指称动作的承受者(受事)。这儿的功能理据为:人是动作主体,人能动地以其行为来对客体产生影响。这种基本语义语序由于人们频繁地对多类动词的使用而固化下来,其结果是两个实体词的相对时空位置形成区别性意义,它们的位置关系变得很重要。其次,在题元次序排列上的主体词和客体词,就其句法结构位置进行命名就是“主语”和“宾语”。很多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