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 年代《 臺灣新民報》 的歌謠採集

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 年代《 臺灣新民報》 的歌謠採集

ID:14344712

大小:29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28

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 年代《 臺灣新民報》 的歌謠採集_第1页
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 年代《 臺灣新民報》 的歌謠採集_第2页
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 年代《 臺灣新民報》 的歌謠採集_第3页
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 年代《 臺灣新民報》 的歌謠採集_第4页
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 年代《 臺灣新民報》 的歌謠採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 年代《 臺灣新民報》 的歌謠採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陳龍廷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年代《臺灣新民報》的歌謠採集陳龍廷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民族的詩三O年代臺灣民謠收集,最重要的著名成果莫過於李獻璋編著的《臺灣民間文學集》。根據他的自序:在咱臺灣整理民間文學的歷史,可謂始自昭和六年新民報的歌謠徵集,後來也只有我的「臺灣謎語纂集」,和「第一線」的故事特輯而已。(李獻璋,1989〔1936〕:1)《臺灣民間文學集》所收錄的民歌與童謠,「除了自己親自採取之外,還在從前所舉的雜誌與報紙的盡量選取,加以相當的考訂與斟酌而採錄」(李獻璋,1989〔1936〕:3)。而經過比對《臺灣新民報》民謠採集的資料,或許可以更清楚

2、瞭解三O年代的臺灣民謠收集的意義,並非懷舊的知識份子的癖好而已,而是臺灣人深層的集體記憶的呼喚,是臺灣民族意識的酥醒。昭和六年(1931)元旦,筆名醒民的黃周,在《臺灣新民報》發表〈整理歌謠的一個提議〉,除了闡明整理歌謠的動機,在於教育孩童,使兒童瞭解臺灣兒歌的意思,同時連結於日常生活和環境的事物,而且描述了當時他居住的臺北,「每日在街路上常聽見小孩子們,在唱日本兒歌」。可見在日治時代,殖民者對於臺灣人的教育不但是以日本為主體,而且語言認同的教育已經開始向下延伸至幼兒的階段。換句話說,黃周已經觀察到,當時的臺灣人開始喪失自己的語言,喪失自己文化歷史的主體性,因此他更深層的目

3、的是「為日就廢頹的固有文化的保存上不可不作的目的」,甚至期許臺灣民族的詩可從此誕生:義大意的衛太爾氏曾說:「根據在這些歌謠之上,根據在人民的真實感情之上,一種新的『民族的詩』也許能產生出來。」所以這種工作若得成功,或許可以使憂鬱成性的我們民族,引起了民族的詩的發展也說不定。(醒民,1931)這般對「民族的詩」的期許,勿寧是三O年代臺灣人共同的夢想。民謠的收集與整理,意味著來自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呼喚,重新以來自生命底層的、母語的、童年的、集體的歌謠來建立彼此的認同與重新塑造自己的身份。黃得時在〈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也稱臺灣歌謠為「民族之詩」(黃得時,1979:294)。根基於

4、自己的語言、土地、童年記憶與生活情感的文學,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李獻璋相當清楚民間文學的意義,就在於全體民族的共同創作,他說:31-21〈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陳龍廷臺灣民間文學即原始的歌謠、傳說,在我們的文學史上應佔有最精彩的一頁,這是與世界各國無異。因此,倘沒心情鑑賞和探悉臺灣文學也就罷了,如果有這念頭,那麼你,便非從全體民族的共同創作著手不可,因為文人多受廟堂體制的拘束,人生、社會原非其所構想所及,只有沒有受過多大的腐儒的薰陶的民眾,纔能把自己的生活與思想,赤裸裸地表露出來,如描寫行商人的慘狀的「杏人茶」,農村疲弊的「姑仔你來,嫂仔都不知」。(李獻璋,1989〔1936

5、〕:3-4)引文中,李獻璋所特別稱許的,包括臺北漢秋採集的〈賣杏仁茶〉,非常生動地描寫日治時代擺攤販,遭警察懲罰的慘狀(台灣新民報350):杏仁茶、見著警察酷酷爬。甌仔摃破四五塊、警察拿去警察衙。雙腳跪齊齊、大人後擺不敢賣。以及鳳山老高採集的〈姑仔來〉,相當樸實地反映農村凋弊的情境(台灣新民報354),內文括弧為原採集者註釋,本論文中以下皆同:姑啊汝來、嫂啊都不知。今年田無作、冬無收,飯籬吊韆鞦,鼎蓋水裡泅。愛食蚶,蚶厚塗(土)。愛買肉,遇着人禁屠(讀圖音)。愛買菜,遇着掘菜股(畝)。愛買魚,遇着風颱雨。愛買豆腐愛生菰、愛買豆簽爛糊々。姑啊今年罔艱苦,蕃薯簽、罔來挖(即食)

6、。食未落去、配菜補,等待天公有補所。乎恁兄收成一千箍(鳳山地方以一圓為一箍)、刣猪刣羊來相補。乎姑啊汝食教牙仔獠々,嘴土土。民謠中所反映出來的文學內涵,可以說是與民間的生活與思想息息相關。誠如學者重新檢討,近代歐洲某些受到外國殖民統治的芬蘭、愛爾蘭等國家的民間文學運動與民族抵抗的政治意涵:31-21〈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陳龍廷民間文學後來在歐洲的發展及產生的作用,不僅遠遠超出「文學」二字所概括的意涵,更常常是夾雜民族認同(政治對抗)以及語言、文字的糾葛而來。在它的發展過程當中,民間文學常常變成了建構民族傳統,以與外界抗衡的一種文學運動。(胡萬川,1998:4)從這個角度來

7、理解三O年代臺灣民謠收集運動的意涵,可以肯定他們或許是期許建構足以與外界優勢文化對抗的民族傳統。當年參與歌謠採集者,從北至南幾乎遍及全臺灣,有相當的代表性。他們是頗具盛名的文學家,但大部分可能是沒沒無名的地方知識份子,發表時用本名或筆名,包括臺北漢秋;新竹鄭金海、何全;大雅庄廖考;和美黃周(醒民)、彰化黃酸、花壇劉夢華、鹿港黃尊德、線西黃海南;南投陳如霖、新高郡陳福祿;元長蔡秋桐(愁童)、下寮吳仁義(人議)、麥津林啟曉;民雄謝萬安、朴子瑋琛、LSR生;台南邱金井、芬妍、樊川、曾文郡顏登戶;舊城鐵濤、鳳山老高等(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