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02576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浅谈新课程标准中的自主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标准中的自主学习时码中心小学小学杭学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样在课堂中促进自主学习,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创设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如果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
2、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才可能碰撞出火花,使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欲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一些独特看法,让真切的感受到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
3、的劲头更足了。其次,精心设计好导语。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据说魏书生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课文,为的是激发一下兴趣。如在上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草原》一课时,我先这样导入课题:现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悠扬歌曲在同学们耳边回响时,学生们立刻显得情绪激昂、兴趣盎然。我便趁势激趣质疑:伴随着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们愿意到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看看吗?你们想到那
4、儿去了解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想了解草原的景色,有的想了解草原的风土人情,有的还想去看看草原的空气与淮安的空气有没有不同……于是,我便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主学习《草原》一课,并询问学生准备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去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说出了:读、列表、画图、勾划重点词句、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我便让他们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去自主学习。霎时,整齐划一的课堂变成了五彩缤纷的动画片,读的、画的、勾划的、讨论的……气氛热烈、活跃,场面感人。当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地学完课文后,我便让学生说说自己
5、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内容。由于放手让学生去学习,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所以他们愿意将课文中自己读懂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表达出收获的喜悦,通过听歌、质疑导入新课,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开启了想象,学习自主性更强了。二、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古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首先,要教给学
6、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联想,或想象,这些方法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在讲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词中描绘的景物,最后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想象画出一幅:农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既理解了词的意境,又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其次,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例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说明文,要注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第一步要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工具书,扫除这些文字障碍,第二步要找准说明对象
7、,看文章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点,第三步要找出文章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并学会运用;第四步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语言,看看它的语言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亦或是既平实又生动。再次,要帮助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比如在学习字词学习中,要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发现未掌握的字词,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要以教学生按汉语的构词法学习词语。例如在学习平卷舌音时,单靠机械记忆比较难,如果能找到规律就容易了,通过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同一偏旁的字,是平舌的,多数都是平舌,是卷舌的多数都是卷舌,掌握这个规律,平卷
8、舌音就好记了。三、激发生疑质疑,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常给学生讲一些科学家如何发现问题和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只有发现才能学得更好的道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但学生并不都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老师问自己答的学习方法,而不善于自己去发现问题,因而创设“生疑”的情境就很重要。如在教学国标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一课,在精读第1、2自然段后,学生对这两个自然段基本理解了,但我并不就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