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37061
大小:4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6
《“当责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责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一个组织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依赖于每个参与者的“当责”行为。当责作为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核心概念在金融危机之后引起管理学领域的极大关注。文章从当责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两个方面对当责行为进行述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当责行为在企业管理中的研究框架,指出当责行为在管理学领域中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当责;行为;影响因素 一、引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发生了值得人们深思的“十分钟悲剧”:在雷曼申请破产十分钟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却通过自动电脑系统向雷曼即将被冻结的账户
2、汇出了3亿欧元。调查显示在汇款前十分钟里,相关岗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似乎都没有犯错误,而且都做了自己岗位职责规定的事,但银行却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十分钟悲剧”是偶发性个例吗?不是!实际上很多企业都有类似的现象发生,某个企业或项目运作绩效不好,却找不到应该负责的人,好像每个人都没有犯错,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张文隆认为,人们可能是负责的,但是负责只是承担了对工作的责任(做岗位职责规定该做的事),却不是承担对结果的责任。因此,经常找不到人为失败的结果承担责任。过程控制理论认为企业员工可以被视为机器,只要按照过程的规定执行就能保证良好的
3、结果。但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这样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因为过程也许能反映过去的经验,但是未来的问题往往都是新问题,并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如果仅依靠固化的流程或规则,就有可能会出现每个人都按部就班去做了,但结果却不尽人意的情况。 国外不同领域的学者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这种现象,在相关研究文献中,设法达成结果的行为被称为当责行为(Accountability),Accountability在国内的一些文献中多被翻译为责任,其内涵是:“要算清楚的、需报告的、可依赖的、能解释的、知得失的、负后果的、重成果的。按照直接的字面理解,当责
4、者要能承担全责,要确定能完成工作。”本文的“当责”一词是引用张文隆对accountability的翻译,主要区别于大家熟悉的“责任(responsibility)”,责任更多强调对工作负责,而当责更多强调对结果负责。“当责理论”关注于结果导向的当责行为的相关研究,起源于社会学者对组织成员当责行为及其影响效果的关注。本文将从当责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效果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的研究文献,希望以此为基础构建当责理论在企业管理应用中的研究框架。 二、当责行为的影响因素 当责的影响因素根据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组织(群体)、个体三个方
5、面,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社会视角 当责是社会学研究中一个基础的概念。社会学的鼻祖、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Comte(1838)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社会学家研究社会群体间的互动、跟踪源头及发展过程、分析群体活动对各个成员的影响;社会学研究还关心社会群体的特征、群体间或成员间的互动影响及社会特征(例如:性别、年龄、种族)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效果。而当责是社会管理系统的中心,当责使得社会控制变得可能(Anthony,1987),是社会保持秩序和促进社会公正的基石,当责
6、和个性是相互影响的,使得自我约束成为现实(Mckeon,1957;Scklenker,1986)。 文化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无疑会影响当责行为,之前大多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只是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对当责行为的影响,很少有学者将注意力放在这些文化差异对当责行为的影响在什么条件下才表现得比较明显。但是学者们并没有放弃在这方面的努力,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例如:研究发现文化通过特定环境下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激活来影响人们的行为(Hong和Benet,2000;Morris和Fu,2001)。 Velayutham(
7、2007)则从当责行为历史发展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层次了解当责环境传播必要环境的内容。他发现天主教坦白的做法和新教徒改革对现在当责理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贡献,因为坦白的做法和当责是很相似的,天主教教堂进一步发展了对当责十分必要的内疚感,而新教改革将当责推向了现代形式。当责的必要环境有人们的普遍权利,契约的概念和在以上的环境之下产生的内疚情绪。 Hall(2005)等在研究中提出了当责环境的概念。当责环境是当责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当责的行为个体直接所处的环境,相关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个体主观的当责感受和体验。它可以帮助我们
8、理解为何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员工会有不同的行为。Hall进一步从组织环境因素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组织的一些非正式规范和文化等对于当责行为的产生具有积极作用。 有的学者(Dose和Klimoski,1995)认为虽然持续变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的本质要求更多的个体责任和自我管理机制,但是组织也感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