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ID:13817063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_第1页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_第2页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_第3页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_第4页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能给学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新课程提倡一种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而“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要讲究艺术和策略。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

2、使学生误以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使学生缩手缩脚;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教师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相互融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现实意义与作用,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案例1在“算法语句”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教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个问题:编一个程序,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后的值。这是以后我们经常要遇到的重要问题,也就

3、是如何交换A,B的值。  学生1:输入A,输入B,然后A=B,B=A。  教师:这样做行吗?大家再想想这样真的交换了A与B的值了吗?  学生2:不可以,这样输出的都是B或A的值了。  教师:这个问题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两瓶红、黑墨水,你想交换两者,可不可以直接把黑的倒到红的瓶里,再倒回来?  学生2:不对,应先把其中一瓶倒入一个空瓶,再交换。  教师:也就是说要借助空瓶才可实现交换,所以这  里也应该引进一个变量T。首先把红墨水倒入空瓶T中,  再把黑墨水倒入原先装有红墨水的瓶中,最后把空瓶  T中的红墨水倒

4、入原先装有黑墨水的瓶中,如图2所示  (在黑板上画出图2)。因此上述A与B的交换问题该  如何抽象为数学符号语言?  学生:T=A,A=B,B=T(学生齐声说出了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借助生活中倒墨水的情境自然引导学生引入变量T,实现了抽象、具体再抽象的过程,从上面学生的大声且正确回答中可看出这样的设计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当学习情境来自学生认知范围内的现实生活时

5、,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即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处于学生思维水平“最近发展区”,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即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教育家乌辛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案例2在“函数”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在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有一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

6、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看谁能到教堂的正前面,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  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迷团。他搜集了大量事例后分析说: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伸出的步子,一条腿要比另一条腿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

7、间相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  上述生动和趣味性的学习材料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在这种问题情境下,复习初中的函数定义,引导学生分析以上关系也是一个映射,将函数定义由变量说引向集合、映射说。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乐于学习,有利于信息的贮存和理解。  三、创设“数学史”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情境要尽可能的真实,数学史总归是真实的。因此,情境创设可以充分考虑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历史,以数学史作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学

8、生的一种文化熏陶。  案例3在“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以下史情:  美国历史上至今已有42位总统,其中第11任的波尔克和第29任的哈定生日都是11月2日,还有亚当斯、杰斐逊、门罗三位总统都死于7月4日,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还是很正常的现象呢?  究竟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情境入手,步步深入,自然的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四、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新、旧知识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