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643861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3
《高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与教育实践无缝对接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与教育实践无缝对接的探讨 在当今的高职师范教育中,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的关系紧密相连,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而更好地加强教育实践则能够提升高职师范人才的培养规格,因此,如何能促成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很多教育者孜孜不悔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要促成人才培养和加强教育实践两者的良好结合,需要同时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操作,只有双方面彼此相互适应,产生“化学反应”,才能促成两者的深度融合。在此,本人将以数学教育师范专业为例就如何能促成这种相互之间的良好结合提出一些看法。 一、选择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来配合教育实践的实
2、施 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来配合教育实践的实施,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培养出可以投放在实际工作中的对象——学生。教育实践可以分成两种形式,即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而见习有时可以包含在实习当中,因此以下我们所讨论的教育实践以实习为主要讨论对象。 如何能培养出适合投放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对象呢?要把握好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合理而有效的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一个好的课程可以有效地支撑起整个专业的培养需求,我们对人才的培养规格与需求更多是由专业课程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对人才培养的创新定位就要聚焦到课程设置的改革上,这项工作很
3、多的高职院校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做,然而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完全根除。以数学教育师范专业为例,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课程设置得过难,然而简化课程却并不是件说“简”就“简”的事情,如何能在简化课程后满足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培养的需要是需要仔细斟酌的。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把课程归结为我们学生的能力,尽管高职学生相较普通高校学生的确存在知识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实际上高职学生背负的社会所期望的理论科研能力并没有想象中的沉重。换句话说,社会要求的合格的高职学生更倾向于有着熟练实操技能的专业人员。因此,我们就需要在不降低培养规格的基础上,选
4、择他们可以接受而又能培养出合格专业人员的课程组合。然而作为高职中的师范专业又与一般职业院校中的其他专业有着本质区别,它不能够一味地强调实操能力而忽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因此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可以尝试积极开发适用于两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和搭配。在借鉴欧美的主流课程模式的前提下,譬如著名的MES课程开发模式、CBE课程开发模式、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和国内普通高校中的一些课程模式,可以预见性地提出课程的新特点:①课程内容的职业定向性和岗位相关性,这里强调培养课程中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又必须建立在师范专业的特点上来操作,针对毕业生就业岗
5、位提出相关课程的设定,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教师。②教学内容的主体建构性。在课程设置中我们依然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培养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理论知识为内涵,配之以适当的情境项目作为载体,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习得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并且建构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体系。③课程的理论能力双位融通性。这里我们所说的双位融通并非指两者都重视而没有侧重,这样会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和兴趣,造成其更大的疲倦和困惑,我们强调的是理论的结构性和能力的融通习得。所谓能力的融通习得是指学生在习得一种实践能力后,可以借助这种习得经验
6、去获取其他的能力。学生主要侧重于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让自己在学习实践中学会融通习得。综合上述三个特点,我们就可以选择合适的课程搭配来避免繁难的课程。 第二,课程设置得过于陈旧。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着眼于未来师范人才的素质要求,总体可以这样描述:良好的师德、扎实的理论知识、优秀的教育技能、会处理各种现代信息。这个表述和我们之前对优秀教师的描述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未来的教师要学会处理信息时代的现代信息。怎样才算是信息时代的优秀教师呢?首先他要掌握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工具来为教学服务;其次他还要能在高速发展的信息
7、时代中撷取足够的知识和信息来充实自己,避免自己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社会、落后于知识,乃至落后于学生。因此在满足师范人才的前三条培养要求的同时适当调整,加大其于信息化课程整合的力度,摒弃陈旧而无用的内容,确保学生课程的实用性、时代性和可接受性。 最后一个问题,也即是最重要、最突出的一个,就是课程设置改革的盲目性。不结合实际,缺乏理性的科学指导,只专注当前所遇问题,没有考虑专业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在课程的设置安排中容易拆东墙补西墙,缺乏对专业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考察,这些都是当前高职师范课程盲目改革的通病。基于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做到以
8、下三点:首先,充分考虑专业特点,课程设置要为人才培养服务,不能够脱离其目标任意设置;其次,有合理的科学依据,要经过严谨的调研、充分的论证来支撑;最后,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注重课程间的连贯性、结构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