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现无缝对接 提升高职就业质量——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谈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现无缝对接提升高职就业质量——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谈起实现无缝对接提升高职就业质量就业研究实现无缝对接提升高职就业质量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谈起徐德香(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摘要】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提升就业质量的核心.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齐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要改革毕业综合实践活动,保障学生技能训练与就业岗位问的无缝对接;要落实好"双证书''制度,使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质量;综合实践;双证书制度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来源于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吸引力,职业院校人才
2、培养质量的高低又通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体现出来,没有就业质量就没有职业教育.如何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成为了目前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实现无缝对接是提升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核心.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考虑如何才能培养出大量适应无缝对接,高技能的人才.一,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误区部分的高职院校没有明确自己学校的定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按本科压缩型来培养,没有体现高职生突出技能的特点,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较差,不能与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对接;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百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给过剩;同时还有一些院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
3、求少的专业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导致毕业学生未就业就先失业.部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还比较陈旧,特别是学校的实习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学生理论学习明显偏多,实践环节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特别是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学生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果出现高职生面试时不知道如何书写自荐信,错别字连篇等尴尬现象.二,实现"无缝对接"培养人才的对策由于高职人才培养存在上述误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瞄准"无缝对接"培养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l,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1)学科专业设置B寸要力争和币场零距离.高职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时要力争和市场零距
4、离.要掌握市场需求信息,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质量._】学校也可以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听取已毕业学生的意见,掌握详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使之与行业结构发展变化相~致,保证培养的人才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实现职教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高技术专门人才,为了使所培养的人才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必须根
5、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l2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必须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出发,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国冢教育部门颁布的高职学校设置标准里规定,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专业课的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二是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lL1实践表明,数
6、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能教给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快速上岗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和选拔,招聘教师时,应注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不要一味追求高学历或高学位,而是要看其在学历的背景下是否具有实践经验.(4)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建设.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毕业生在技能证书,外语水平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水平已相当接近的情况下,那些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不失教育本性背景下适应市场要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人才技能素质与需求无缝对接.首先,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应加强以"爱
7、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创新意识,竞争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身心素质,吃苦精神,合作精神,以及事业心,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和教育,使毕业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必须确保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高职院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