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系13年第二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范围(2016年1月20日)

预科系13年第二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范围(2016年1月20日)

ID:13639784

大小:9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3

预科系13年第二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范围(2016年1月20日)_第1页
预科系13年第二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范围(2016年1月20日)_第2页
预科系13年第二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范围(2016年1月20日)_第3页
预科系13年第二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范围(2016年1月20日)_第4页
预科系13年第二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范围(2016年1月20日)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科系13年第二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范围(2016年1月20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科系13年第二届入行论班第一次考试复习范围(共100题)《预科系入行论教材》第一册第1课1、学习《入行论》有什么必要性?如何体现《入行论》在印度、藏地受重视的程度?第3课2、“善说海”是以什么方式命名的?什么叫“善说海”?第4课3、对于本论,善天阿阇黎、那波瓦阿阇黎分别是怎么分判的?第5课4、“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1)从“断”“证”的角度解释“善逝”的涵义;(2)解释“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第6课5、寂天菩萨自言“无利他心、文辞不好、没新内容”,为什么还要造这部论呢?有何

2、用意?第7课6、为什么作者教诫我们万万不可白白浪费、虚度人身?请以教理、比喻说明菩提心所依暇满人身、福德之心十分难得。第8课7、“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会得到哪些共同的功德?8、“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1)解释颂词,并对比凡夫行善与造恶的强弱。(2)请以教证、理证、比喻分别说明,为什么只有菩提心才能彻底断除一切罪障。第9课9、为什么菩提心的妙树恒常都会生长果实,非但不会穷尽,反而会蒸蒸日上?请结合《宝箧经》中的比喻说明。10、“如人虽犯极重

3、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8(1)极重罪指什么?(2)请以教证、公案说明,“相续中如果具有菩提心,就根本不会堕入恶趣。”第10课11、用“护送者”的比喻说菩提心能压制罪业,“末劫火”的比喻说菩提心能根除罪业,这两个比喻是不相违吗?华智仁波切和无著菩萨的解释有何不同?第11-13课12、论述:(1)愿、行菩提心本体之差别;(2)二者功德之差别;(3)请以教、理成立行菩提心能产生无量无边福德极具合理性。13、“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1)解释颂词

4、;(2)请举例说明众生在取舍因果上极其愚痴,所想与所行背道而驰。14、为什么说菩提心是我们最大的善业、最好的亲人、最胜的福德?第14课15、本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赞叹具有菩提心的补特伽罗的?第15课16、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有哪些分类?受菩萨戒的上师要具备哪几个条件?生起菩萨戒体要具备哪几个条件?第16课17、有些人问:“我发了菩提心,是否等于已经受了菩萨戒”或者“我受过菩萨戒,算不算已经发了菩提心”,对此如何回答?按照那波瓦尊者,受持的方法有哪两种?18、菩萨戒的四种他胜罪是什么?《预科系入行论教

5、材》第二册第30课19、应该如何回向与发愿?请说明回向和发愿的差别。第31课20、发殊胜菩提心之前,为何必须要修七支供及舍施身体、受用及8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第35课21、菩提心能成办众生的哪些利益?请以比喻来赞颂菩提心功德。第36课22、什么叫不放逸?它的本体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并简述放逸的过患及不放逸的功德。第37课23、请以教理详细分析舍弃菩提心之过患。第42课24、为什么不能随顺烦恼?对治烦恼,你有什么方法?第45课25、自己若未断除烦恼,是否能真正帮助别人?请以教证、理证具体分析。第46课

6、26、请以理成立:烦恼敌人跟世间怨敌不相同。《预科系入行论教材》第三册第47课27、正知与正念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要有正知正念?28、我们为什么要护持自己的心?请结合比喻从未护心的过患、护心的功德两方面加以阐述。第48课29、有人认为:“佛陀因地发愿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现已成佛,可仍有那么多贫穷人,是不是布施度未圆满”,如何破斥?第49课30、有人认为“持戒波罗蜜多就是使外境断绝一切损害”,是否正确?请以教证、理证、公案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持戒波罗蜜多。第50课31、什么是静虑?为何静虑依心而成就?如

7、何理解“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32、为何智慧度依靠心而产生?第51课33、解释颂词:吾宁失利养,资身众活计,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34、以疮的比喻说明怎样护持菩提心?8第52课35、《学集论》中说,正念和正知的关系是什么?36、未护正知正念之过患分别是什么?37、具有信心、精进、闻思修三慧,修行是否一定能成功呢?它们和正知的关系是怎样的?第53课38、护持正念之方法是什么?请从:(一)、护持方式;(二)、生起之因;(三)、护持之果三方面论述。第54课39、佛陀在身体行

8、住坐卧方面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戒条,其目的是什么?第55课40、以狂象的比喻说明如何以正知观察心之动态。41、对于力量相等的几件善事,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原则?这样会有什么好处?“随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有哪两种解释方式?第56课42、解释颂词: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如何观察自心?第57课43、作为大乘修学者,当发现自己在萌生贪嗔等27种烦恼时,应该如何断除?你认为此时怎样才能做到“如树安稳住”?是观察修还是安住修?第58课44、解释颂词:“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