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重构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重构

ID:13624763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3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重构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重构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重构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重构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重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重构(邹锦花)清远市第一中学高二4班邹锦花   在新课程体系中,新的课程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在作为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之间确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努力地想要构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大概是因为年纪相仿,我和学生之间比较容易成为朋友。但是,单靠这种“朋友”关系进行班级管理还不够。几经思考发现,新课程理念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非只是那种师生之间打成一片、有说有笑的“

2、朋友”状态,还需要在学生心中树立一种威信。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响应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扮演好亦师亦友的角色,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师生关系呢?具体如下:1、端正思想——允许学生犯错。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身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犯错误,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呢?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允许学生犯错。这天,我让全班同学用100来字的篇幅写下自己最近的心理困惑。但是,一向品学兼优的小光竟缺交了。于是我面对全班同学对他“开火”了,目

3、的是以儆效尤,趁机树立威信。放学前,我看到了这篇迟交的作业,心想:这回应该可以树立起一点威信了吧!翻开作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师,其实我不知该不该向你说出我心里的困惑……”我感到十分疑惑,于是赶紧往下看……原来他的困扰来自家庭。他的爸爸因为工作缘故常常晚归,不但对他的关心越来越少,而且还时时与他妈妈争吵。面对这一状况,他无能为力,于是选择了把苦恼藏在心底。我错怪他了!为了弥补过错,当天晚上我与他好好地谈了一次心。除了向他道歉外,我还有针对性地给了他一些建议。其实,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我首先有了一个错误的

4、认识——品学兼优的学生是不会不交作业的,是不会甚至不能犯错误的。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我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实行“一刀切”,鲁莽地对他进行公开的批评。有人曾说:“错误是宝贝。”因为有了错误,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想办法去改正、解决它,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得到不断的发展。学生偶尔犯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关键是知错能改,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谨记的。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就等于违背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无法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了。2、合理使用纠错方法——善用批评。批评作为纠正错误的一种常用的

5、方法,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地使用。“育人犹如苍天待禾苗,霹雳闪电,只能划破夜空的静寂,引起禾苗的颤抖;只有绵绵细雨才能滋润禾苗。”适度合理的、朋友提醒式的批评就像和风细雨荡涤心灵,往往能让学生诚心接受。它很好地关注了人性、关注了学生的感情,是“以人为本”的表现。但如果在对待学生犯错时,教师采取一种“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或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违背了人性、忽略了学生的需求,那么,错误则会更频繁地发生,甚至给学生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某教育节目曾播出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名为洪倩的初中女生不小心把同学的作业本撕破了,

6、这位同学在要求她道歉未果的情况下,把此事报告了班主任,班主任马上到班上对她进行了批评,还声称要家长到校接她,她方可离开。该生倍受刺激,竟从教室的窗户往外跳了下去……事后采访小洪倩问及她为什么跳楼,她说因为听到老师说要把家长叫到学校并告知此事,出于惧怕家长责骂和维护自尊心,她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跳楼。诚然,诸如此类的例子也非鲜见。教育学生离不开批评,而批评又常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引起反感,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根据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我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更加细致、谨慎,凡事多设身处地为

7、学生着想,做到善用批评。简而言之就是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就批评的方式来讲,它是因人而异的。若一个开朗直率的学生犯了错,大可以对他进行直来直去的公开式批评。但对一个自尊心强的学生则不能使用这种公开的批评,而应该采取点到即止的点化式批评。另外,对倔强刚毅的学生可以采取甜言蜜语的柔软式批评;对温和顺从的学生可以使用和风细雨的温和式批评;对粗暴急躁的学生可以使用避开锋芒的疏导式批评。就批评的语言来讲,应该多肯定,少否定;应注意循循善诱,少用问号……善用批评,把握批评的分寸,采取合适的批评方式,做到“以人为本”,让学

8、生乐意接受,才能收到所希望的教育效果。3、积极使用有效的方法——多点赏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于是,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很好地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一大重点。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多么顽皮的学生,无论多么冷漠的学生,其内心深处都非常渴望被别人赏识。赏识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这种情感因素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因此,教师应该具有伯乐的眼光和识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