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地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地研究

ID:47386013

大小:5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12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地研究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地研究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地研究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地研究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国内外关于师生关系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当代美国人本主义教育,针对60年代科技至上教育的精神弊端,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侧重情意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经验的学习及感受性的训练,提倡创建了一种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发展个性。他们提出了“四个R的教育”,采用背对法、沟通、拟情等教学策略。注重人际关系和谐和知情意整合发展;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最著名的代表罗杰斯则认为;构成道德教育的条件是感情和态度,是教师的真诚、坦率与学生的和谐一致,提出用真诚、接受和移情性理论来构建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除此以外,

2、国外专家Pianta、Steinberg、Moos和Ladd等人也对师生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同时,国内教育界也纷纷展开研究。2007年,宋德如、刘万伦从学生角度去探讨中小学师生关系在亲密性、主动性和合作性等方面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师生关系亲密性、主动性、合作性总体随年级升高呈下降的趋势,女生在师生关系亲密性上得分比男生高;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合作性和主动性三方面并非平均发展,合作性表现最高,主动性表现最低,亲密性居中;2005年,刘万伦、沃建中以学校喜欢、环境适应 和学校适应为指标,考察了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发现师生关系与以上三个指标有显著相关。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学校

3、中的环境变量(如班级环境) 与学生的态度、 情感有很高的相关, 但对学生的行为的解释率很低(10%以下 );2010年,张野、李其维考察了初中生师生关系、归因方式、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学绩组学生的师生关系显著优于低学绩组的学生,并且和教师的情感联系密切,这可能与高学绩组的学生有更高的成绩目标定向水平,能够更多地得到教师的接纳和认可有关。16这些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发展特征以及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心理健康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二)在新课程理念

4、下,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势在必行1、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研究是改变教育现状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和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现行的师生关系越来越束缚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被深深烙上了师道尊严的烙印。主要体现在:重教师的主导性不重学生的主观性,重教师传授不重学生的能力发展,重知识记忆不重学生的探究学习,这种传统的师生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只能培养出具有依赖性、缺乏创造性的学生,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2、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研究符合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时代进步,传统的师生关系必

5、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从学校角度来说,为了贯彻省政府的“五严”规定,教师更需要及时转变角色,做到尊重学生,树立以生为本、师生平等的观念。那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大幅提高;从客观上来说,国际上早已开始积极研究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社交、学会改革”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四大支柱”。中国的学校教育也应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6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6、》强调指出: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风、师德建设,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控制学生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重视对学困生的帮助,使所有学生有共同进步。通过师生的相互交往,重新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我校本次课题研究的重点所在。因此,课题组认为《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研究》课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

7、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质性,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2、教育家关于“师生关系”的教育理论(1)你要热爱儿童,才能了解儿童。你了解他们越透彻,你便会更热爱他们。因而热爱和了解是互为因果,互为发展的。——林砺儒《林砺儒教育文选》(2)学生和先生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