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ID:13177356

大小:7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_第1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_第2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_第3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_第4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难点:对今天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教学过程设计】目标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目标2、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目标3、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其有何影响?目标4、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其有什么特点?事例探究以一名外国青年的旅行为线索展开。约翰的中国之旅一、约翰拍下了三张居民照猜猜他去了我国哪三个地方。他在当地吃到什么特色食品?约翰的疑问:人们为什么要建造这样奇特的房子?不同民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结论:各民族共同造就了中华文化•汉族饺子、年糕•藏族酥油

2、茶、青稞•维吾尔族哈密瓜、葡萄•蒙古族手抓羊肉•朝鲜族泡菜、冷面二、约翰品尝了三种中国传统食品 (1)说出这些食品的名称,猜猜约翰过了我国哪三个传统节日?(2)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春节、元旦、重阳节(3)从传统节日中你能体会到中华文化中的哪些道德力量?爱国爱家、团结、和善等。         巴比伦文化            玛雅文化的飞行器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伦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留给后人千古不解之谜。思考: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历久弥新?结论人: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教材事例:思想家:

3、孔子,整理《诗》《书》,编订《春秋》;孟子著有《孟子》;王夫之及其著作《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毛泽东著有《论持久战》等。文学家:鲁迅著有《狂人日记》,茅盾著有《子夜》等。三、约翰继续旅行,他看到了许多中国特色的东西。1、在超市购物时在书柜中发现了许多古典书籍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墨子》、《孙子》、《周易》、《韩非子》请为他指出其中的:“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儒家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 人与

4、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团结友善道家倡导“合乎自然”,“宽容海涵”的思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 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 共建和谐社会墨家践行“兼爱”、“非攻”的思想 主张和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2、他在市场中还看到二件工艺品,但不知道是什么?请你告诉他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民间工艺?刺绣、皮影戏、无锡泥人(惠山泥人)等等结论: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他在市场中偶然看到了几幅字画,其中有三幅不知是什么意思?请你讲给他听。          和善战国时,廉颇为赵国

5、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诚信秦朝的商鞅,“徙木为信”,“谁把那木头从城的南门移到城的北门就给予重赏(10金)”,人们都表示怀疑,这时,一个年轻人将所立之木搬到北城门,商鞅果然赏10金。因为他讲诚信,取得了国人的信任,从而使变法得以成功。           爱国苏武的剑伤治好之后,匈奴单于千方百计劝他投降,但苏武宁死不屈。单于更加佩服苏武的硬骨头,于是将他关进地窖,不给他吃、喝,想迫使他就范。但倔强的苏武在严寒的隆冬里,以雪解渴,扯下棉袄的皮毛充饥,却怎么也

6、不屈服。单于没法子,只好将苏武流放到北海牧羊。在严寒的北海,苏武每天孤零零地牧羊。每天牧羊时,苏武总是手持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那支节杖。他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手持节杖,再踏上祖国的土地。苏武等待这一天,足足等了十九年。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公元前85年,匈奴因单于去世发生内乱,新的单于知道没有力量跟汉朝打战,又派使者到汉朝求和。这时候汉武帝也已经去世了,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苏武终于回到祖国。当长安的人民夹道欢迎他时,他的手中仍然紧握着节杖--尽管节杖上的毛已经脱落得七七八八了。(“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出自《礼记》,大意是“如果对国家有利,自己就不去追求富贵”,这就告诉我们,

7、利国利民是大事,个人富贵是小事,如果能兼顾当然好。但是,如果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要为国家利益着想,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应该是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所以,它对应左边的“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条。“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出自《论语》,大意是“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清白”。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应当具有自己的人格,格守做人的准则,而不能在强权的压迫下屈服。所以,它对应左边“捍卫道德尊严,‘守死善道’的精神气节”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