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黔高速向家坡滑坡特征与稳定性分析

渝黔高速向家坡滑坡特征与稳定性分析

ID:13040816

大小:21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0

渝黔高速向家坡滑坡特征与稳定性分析_第1页
渝黔高速向家坡滑坡特征与稳定性分析_第2页
渝黔高速向家坡滑坡特征与稳定性分析_第3页
渝黔高速向家坡滑坡特征与稳定性分析_第4页
渝黔高速向家坡滑坡特征与稳定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渝黔高速向家坡滑坡特征与稳定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渝黔高速向家坡滑坡特征与稳定性分析林道刚吴汉辉杨转运刘会摘要:总结了以往对向家坡滑坡治理工作经验教训,并通过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了向家坡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提出改建公路超挖深切坡角、持续长时间强降雨形成的空隙水压力以及滑坡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导致古滑波复活进而发生滑动破坏的主要因素,结论指出该滑坡治理中需考虑膨胀岩的膨胀性和加强内外排水向家坡古滑坡位于重庆一黔江高速公路K13+500-K13+960段.距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四公里是重庆市的一个地名)以东3km,有机耕道直接通往该古滑坡。交通较为便利。该古滑坡形成于1998-05-18.受

2、当时当地连续暴雨的影响,该滑坡出现大面积跨塌.在其后缘出现圆弧形张拉裂缝,经有关专家现场踏勘后,确定该滑坡为浅层牵引式土层滑坡。体积为8910m3,提出了在山顶修建截排水沟(3号、4号排水沟)、地下盲沟及在K13+560-K13+840段左侧设置抗滑桩(般桩长8-10m,最大桩长11m,总共55根)的综合治理方案。由于原设计桩的深度不够.1999年6月,发现K13+570-K13+720段路堑边坡顺路线方向又出现长达140m的多条裂缝,原边坡出现了较大的滑移变形,山顶部分桩(K13+600-K13+850段)有明显的位移,再次补充评价后认为该滑体范

3、围大,土层较厚,一般为5-12m,最大厚度可达19m,滑坡的体积(100-180)×104m3,为一大型滑坡。根据该勘察报告,施工方案改为:在山顶加一排抗滑桩共17根,深度一般18-20m,中部按1:1-1:1.25的坡比分两级削坡,并采用格子梁加锚索锚固。在坡脚设48根锚拉(Kl3+593~K13+922段),两端用抗滑挡墙加固,在桩后作钢筋砼挡板,同时在前面施工片石砼挡墙。并在坡脚再增设15根锚索桩,在半坡设12根抗滑桩和在锚固桩上设4根锚杆加固锚固桩,锚索桩间用C20钢筋砼现浇挡墙,工程于2002年11月通过验收。但2004年6~8月,由于渝

4、黔高速公路施工开挖,在坡顶又发现新的裂缝。前排桩以向公路倾斜为主,半坡桩出现向坡外倾斜、下沉的现象,滑坡区仍然在缓慢变形阶段,直接危及临近公路及立交桥正常营运。因此,对向家坡滑坡成因机制、滑坡特征与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对其实施工程治理,这将对维护渝黔高速公路的正常营运和保持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实施科学合理加固的重要基础。 1滑坡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1.1地形地貌   滑坡区内地势东高西低,为阶梯状斜坡地貌,上陡下缓,下部斜坡自然坡度20°~30°:上部斜坡坡度大于40°,局部为陡崖;由于公路的修建及滑坡的前期治理,现状地形可明显分为3级台阶。

5、滑坡上部缓坡平台地形坡度18°,高程385~400m;中部呈阶梯状,前缘为高12~14m的桩锚挡土墙,公路为勘测区的最低点,高程一般342~346m。滑坡后壁为高约40m的陡壁,南侧和北侧为冲沟。滑坡前缘为走向为SN的路堑边坡。 1.2地层岩性   滑坡区分布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自流井组(J1-2Z)和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滑坡岩土层见工程地质综合剖面图1。 1.3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区位于南温泉背斜的西翼,处于陡缓交界的阶梯状斜坡地带,为单斜构造,岩层产状较陡。渝黔高速公路施工后,左侧路堑边坡

6、做了桩锚挡墙支护,改变了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堵塞原有排泄通道,形成具有一定储量、一定水头压力的地下水富集带。由于测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陡峻的山坡,地形坡度一般大于50°,岩层产状陡立,一般75°~85°,地下水径流途径短,向基岩裂隙渗透的水量少。    滑坡区缓坡地带以隔水性较好的泥岩为主,补给和赋存条件差,富水性差。 2滑坡体多级滑动特征2.1潜在变形体特征(深层滑动)   潜在变形体在平面上呈半椭圆形,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阶梯地形,后缘及第3排抗滑挡土墙以上地段发育两级滑坡平台,地形坡度15°~25°,中前部(阻滑工程段)地形坡度45°~50

7、°,局部下坐形成25°左右的缓坡平台,其主滑方向约NW280°,长204.74m,前缘宽376.82m,中部宽335.00m,后缘宽255.19m,平均宽度305.52m,体积为173.58x10^4m3。 2.2中层滑坡特征   中层滑坡在平面上呈新月形,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阶梯地形。滑坡后缘及第3排抗滑挡土墙以上地段发育两级滑坡平台,地形坡度15°~25°,中前部(阻滑工程段)地形坡度45°~50°,局部下座形成15°左右的缓坡平台。滑坡轴长100.80m。前缘宽224.50m,中部宽213.81m,后缘宽184.40m。平均宽度207.57m

8、。滑坡滑动方向NW275°,体积为43.51*10^4m3。 2.3浅层滑坡特征   浅层滑坡在平面上呈椭圆形,空间分布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